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章 後山禁地(2 / 2)

加入书签

「什麽叫『连我也立马看出来了』?」孙亦谐当时就把脸一歪,「这话我就不爱听了,老子的天赋还能在你之下?」

「哼……」黄东来听罢冷哼一声,但愣是没再接茬儿,因为这事儿真论下去,他觉得自己未必论得赢。

两人说话之际,复又前行,只行十馀步,便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条向下延伸的小径。

本来这条路是非常隐蔽丶极容易被忽略的,但也不知为何,眼下那陡坡的入口处,有一大片植物明显有在近期拨开过的痕迹。

孙黄多狗的人呐?一瞧这情形,立马是大气都不出了。

两人皆是心照不宣地提起了戒备,蹑手蹑脚丶探头探脑地往那边走去,在确认了四下暂时无人后,他们便顺坡而下……

趋行一段,两人眼前赫然出现了一扇嵌在山体上的石门,石门中间有两个并列的丶鼻孔似的圆窟窿,每个都是人的脑袋大小;借光再探,便可发现这俩窟窿并没有贯通石门,而是像管道一样在内部拐弯并相连了。

这麽一看,这两个窟窿,应该是类似「钥匙孔」的东西,但要怎麽用,就不好说了。

于是,双谐又是一番搜索,随即便在石门的边缘找到了一行细小的刻字——受人之托,掘此石墟,双源相济,可抵洞天。

此处咱书中暗表,这行字,或者说这扇石门的来历,也与当年的云大侠有关。

前文书讲过,那入魔后的玉桥真人,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回武当,并亲手毁去了藏在武当禁地内的两种天蚕功。

而眼前这扇石门后的石窟,无疑就是当年武当派藏天蚕功的地方,也是当年的「六侠」一起闭关练功的所在。

后来云大侠虽然解决了玉桥真人带来的危机,但这地方也就一直荒废了,毕竟里面记载的武功都毁了,再挖开重建也没啥意义。

然,这个情况,到了云大侠的「晚年」,或者说到他开始察觉天蚕功的异状时,又起了变化。

当年,云大侠自也不是没有努力求生过,但他找到的唯一一位他确定是「高人」的前辈,却非常直接的对他说,他这是「业报将至」,无法可救,还是放下执着,安排后事算了。

云大侠也是听劝,又请教了这位高人一些问题后,他便想了一个计划。

首先,他将高人请到了武当,在与当时的武当高层打过招呼后,高人便重新打通了一条前往那个石窟的道路,并建起了这座隐蔽的石门。

然后,云大侠又与高人共往天山,在一处天然的洞穴中布下了「天蚕窟」的种种机巧。

与此同时,云大侠的一位挚友则在其委托下,在这期间去打造了寻蚕戒,并散播出了那四句诗词。

最终,友人陪着云大侠同死在天蚕窟中,而那位高人,则是早在建完天山洞窟后就离去了。

这位高人,姓潘,名玉瓶,乃是一位赶尸人,说起他各位估计不认识,但他有个徒孙儿,叫梁景铄,诸位应该有印象。

咱也提过,在这个宇宙中,赶尸一门就是专门「转运和保存危险品」的一群人,所以打造这种机关洞天对他们来说属于是专业对口,顺手帮个忙的事儿。

那云大侠的友人死前不明白云大侠为什麽要传功下去,其实就是因为云大侠死前的大部分布置不是他操办的,而是潘玉瓶完成的,那位友人有很多事情都还不知道呢。

实际上通过寻蚕戒找到「天蚕神功」只是第一步,后边如何行事,还需要得功之人到这个洞窟里来发掘。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云大侠是希望后世找到天蚕窟丶得到秘籍的那个人,通过彼时的武当掌门的许可,再得知洞窟的秘密并进洞查看的。

但众所周知,很多事情,最终都会因为一些颇为荒诞丶却又发生率不低的意外,而难遂人愿。

现在咱们可以明确交代:云大侠最后并没有要隐瞒朋友什麽,甚至他还想让朋友给武当带话来着,只是他还没等到朋友来跟他会合,自己就已经不行了,他的朋友也是误会了他的意思,才留在那里给他陪葬的……事实就是这麽简单丶又如此悲哀。

还说回眼下,面对这石门上的两个窟窿,还有这「双源相济」的提示,双谐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同时输入两股力量就能开门。

于是两人稍微商量了一下,便各自伸了一只手到一个窟窿里去,在管道内一个对掌,各轰出了一些内力。

结果,当然是没激起任何反应。

因为「两种力量」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两种力量共存于一体」;当年云大侠肯定也跟潘玉瓶解释过「天蚕神功」是去掉了原本天蚕功三种源流中的一种,然后再改良而成的武功,所以潘玉瓶这石门的开启机制也是根据这个来设计的。

那如此说来,是不是只有练了天蚕神功的人能开呢?

倒也不是……

列位看官从这陡坡入口处的植物被人拨开过应该就能猜到,其实在双谐来之前不久,有人已经来过了,还成功开门进去了。

且这个人,也不会天蚕神功,他是仰仗着自身同时兼具了佛门和道家两股强大的内力,把门开启的。

说白了,只要能达到「两种力量共存于一体」,用别的形式也能开门。

那麽孙黄这会儿是不是就没什麽办法了呢?

诶~也不是。

因为黄东来的身上,还真带着个可以开这门的物件,那是一把……他从死去的水元仙子身上顺来的——拂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