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我本唐地一布衣(1 / 2)
第538章 我本唐地一布衣
洛阳。
大统六年冬末,李爽带领属臣丶降服的蕃臣以及诸国使者到到达了洛阳。
司州的府兵以及洛阳的屯军被调动起来,维持着洛阳内外的治安,沿着铜驼大街布置下了严密的警卫防线。
洛阳留守于谨丶丞相斛思椿率领洛阳公卿在城外迎候。
场面之盛大,唯有当年北魏孝文帝迁都之时的场景可以相比。
「参见大王!」
天子才能行走的御道上,此刻秦王的马车正在行驶着,可所有人仿佛都忽视了这一点,都视为理所当然。
与诸臣见礼之后,李爽将降服的蕃臣以及诸国使者安置在了洛阳之南的四通馆,带着属臣进入了金镛城中。
这一日,看着铜驼大街上那盛大的场景,所有人都知道了,天下将变。
从长安来的武勋,接替了洛阳内外所有的防卫。
显阳殿中,元宝炬惴惴不安;甘泉宫内,木鱼声终日不绝。
可让众人惊讶的是,冬去春来,那座巍峨的金镛城中始终都没有动静。
直到有一日,等待着都快上火的一众洛阳公卿被叫到了金镛城中。
一大群上了年纪穿着紫色朝服的公卿缓步进入金镛城中,见到了那位阔别已久的年轻秦王。
金镛宫建在浮岛之上,水岸边种植着茂密的树木,风景宜人。
一身圆领袍服,带着璞头帽,于金镛宫侧的水岸边,李爽正笑盈盈的看着一众公卿。
「诸公远来,本王不甚荣幸。」
「臣等拜见大王!」
卢文伟等人恭敬有礼,看着李爽的装扮气度,此刻心中也不得不感叹。
真人君也!
李爽双手负后,在水岸边走着,他的身后,一众公卿都自觉的跟了上来。
李爽特意放慢了脚步,让一众公卿能够跟的上来。
从远处看,十分和谐。
事实上,也的确十分和谐。
众人走在水岸边,就如同春游踏青一般。
直到,李爽问了一句。
「近日有百姓来报,邙山之中出现了祥瑞。丞相斛思椿得知,带着人去了当地,发现了一座汉代的隐陵,从其中找出了一方玉玺。尔等可知?」
众人心中一凛,终于要切入正题了麽?
「我等略有耳闻,市井之中,更是兴起来了传言,言此乃天命更替之兆!」
李爽听了,微微一笑,问道:
「圣天子在朝,海内无事,四夷宾服,如何有此大逆之言?」
在场一众公卿谁不是心领神会,听了这话,都明白了。
这是找台阶呢!
「秦王此言不然!」
说话的乃是李元忠。
他站在众人之中,显得有些异类。他虽是赵郡李氏出身,可却与一众世族不是同一条心。
「明帝之时,后宫浊乱,奸佞横生,致使六镇蜂起,乃有尔朱之祸。秦王平定四海,荡平祸乱,遂有今日之盛。此天下,乃秦王托举奉于陛下之前。今天降祥瑞,乃有徵兆,正合天命更替之理,以明正朔。」
李元忠和众人不是一路的,可他起了这个头,众人也都好说了。
当下,众人纷纷表明了态度。
说得对!
李爽听了这话,却是叹息道:
「本王出身寒微,便是略有功劳于社稷,又如何能法尧善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