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0章 ,离去(2 / 2)

加入书签

陈芸回头看了一眼,又欣喜看着这对蝴蝶,纤细葱白的手指伸去触碰,惊动蝴蝶飞起,可在下一刻随着两手相挽,银白光芒形成光缕,那一对蝴蝶又是返回落下。

它们在两人指尖停留片刻,又是振动五彩斑斓的翅膀,缓缓飞起,在婆娑的光影中,缭绕升空。

「可是在这里久了,骤然离开,有些不舍?」

「是呀,临济县远离繁华,却如世外桃源,在这里两三年,是妾身有生以来最快乐的日子呢!」

陈芸偏转螓首,靠在庄瑾肩头,共看那一对飞舞升空的蝴蝶,此刻耳边尽是流水丶蝉声,水流缓解暑气,带来清凉,点点如碎银的光芒穿过树荫,斑驳琐碎落在两人身上。

「以后的日子还长着,芸娘,咱们走吧!」

庄瑾拉着另一手抱着盆栽树景的陈芸下去,陈芸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正午的阳光透过云层照落下来,将两人的影子留在身后,渐渐远去了。

……

庄瑾一行准备离开,没有大张旗鼓,却也没有刻意保密如何,随着吩咐下去准备船只,消息不胫而走。

百姓一传十丶十传百,纷纷放下事情,走出门去。

当庄瑾丶陈芸等人收拾妥当,乘坐马车离开府邸,门口已有数十上百百姓跟着,随着去往码头,一路上跟着的百姓越来越多,最终汇聚成乌泱泱一片,人山人海。

这可是三伏天!

如此酷热难耐的天气,自发聚集这麽多人,简直难以想像,并且,许多人都不是空手来的,带了鸡蛋丶瓜果种种。

长随岳松带着一众仆役出面婉拒,可许多人只是往他们怀中一塞,扭头就走,最后看他们个个怀中放满了东西丶放不下,百姓又将东西放在了后面放置行李的马车上。

送别百姓一个个面色不舍丶恳切,欲言又止,却又安静无声。

此刻的沉默……震耳欲聋!

「夫君!」陈芸轻轻拉了下庄瑾衣袖。

余晓晓丶宋兰更为感性,此刻已然红了眼眶。

「我在临济县,实在没做什麽,受之有愧,如今我走了,滕知县却还在,我也会尽力争取,让清和县保持如今太平……多谢各位父老乡亲送行了,今日天气酷热,就到这里,诸位还请回去吧!」

庄瑾看着劝说不动,仍坚持随着他涌动向前的人群,心中触动,深吸口气,脚步加快,带着陈芸等人登船。

……

「啧啧,万人相送,做到这个份上,真是让人羡慕啊!」滕元松送庄瑾上船,感叹道。

「将来,滕知县离开,也会是这样,有过之而无不及。」

「哈哈,希望如此吧!」

滕元松感叹道:「庄供奉走了,接替的县镇抚使不知是谁,可不管是谁,我恐怕都再难这麽轻省丶安生了啊!」

「此事我也不知,不过,县镇抚使是为防备药王帮所设,或许很快沈家与药王帮争斗就会结束……到时,县镇抚使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而临济县又是两家大户空悬,就算重新安排两家大户过来,也根基浅薄,临济县还不是滕知县一手遮天?」

「一手遮天有什麽乐趣,哪有吃喝玩乐来得自在?」

滕元松说着,深深看了眼庄瑾,没在『或许很快沈家与药王帮争斗就将结束』的话上细问,那天一闪而逝丶犹如洪水猛兽的威慑,他事后有着猜测,只不过,做人难得糊涂,不问丶不说丶当作不知罢了。

此时,他递过一块玉佩:「这是我的信物,将来你若去州城,真有什么小事,可去滕家……不过,我只是通脉二脉境界,在家中不一定多有分量,以你如今的层次,也不一定需要先天都没有的滕家就是。」

「这是哪里话,这种东西多多益善,有备无患麽!话说,滕知县没想过回去州城?」

「我回去做什麽?」

滕元松神色复杂,摇了摇头:「反倒是庄供奉你这般年轻人,才应尽早去州城看看,就如我曾经所说,州城因为仙人异宝——悬天镜,以及奇地种种,乃是府城丶县城无法想像的精彩,对比之下,这下面府县,就真如茹毛饮血了。」

「州城万般繁华,迷乱人眼,庄供奉初去,必会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地方?!」

「可若是待得久了,也会发现,哪里都是由人组成,都是一样……底层武者被压榨,中上层武者为求迈入顶层,那种突破阶层的执着,常人难以想像,奋数代之馀烈,给子女向上托……那时你终会发现,州城……终究也不过如此!」

庄瑾听着这些,微微颔首,虽然暂时还不明白,但知道自己总有一日,会明白的。

「可再如何,如武者也有选择,大乾的普通老百姓,却是没有选择,这九州十万万众生,最苦的还是他们!希望庄供奉将来不管到了什麽位置,不说对他们多好,至少别损人不利己,坑害他们吧!」滕元松摇头道。

庄瑾回头望了身后一眼,微微点头,算是答应,随后扔出一个盒子:「这是送你的,不谢!」

「我这武道,如今已不求突破,你拿回……咳咳,那怎麽好意思?我就收下了!」

滕元松一边推回,一边打开瞥了一眼,可只是这一眼,就将推了一半的手,迅速收了回来。

其中乃是一根蛟鞭,这家伙总是抱怨某事太费腰子,此物送给对方,可固本培阳,强身壮肾。

在庄瑾一行登船后,随着水手吆喝之声,船只缓缓启程。

岸上码头,密密麻麻的百姓看到这一幕,酝酿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爆发,纷纷跪下,其中更隐隐夹杂着哭声,乱糟糟喊着:「庄大人,一路顺风!」

「唉,那等人物,这临济县终归只是一程落脚之地,留不住的,何况……」

滕元松在心中默默补充道:『何况人家如今大势已成,已然是飞龙在天呐!』

他看着庄瑾乘坐的船队出发,分开午后的阳光下粼粼闪烁银光的水面,渐渐远去,去往水天相接丶一望无际的远方,在那里水阔天空,天高地远。

……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