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白莲败了!(1 / 2)
第315章 白莲败了!
徐州,萧县。
御前侍卫明安泰同吏部汉郎中萧景伦已于此耽搁两天,二人沿运河南下至徐州,原本是要经此地折向西南入宿州宣旨的,因为暂署安徽布政使的赵有禄就在宿州。
哪曾想宿州方面过来的灾民说宿州那边有白莲教造反,如此别说安全去宿州了,就是徐州这边的「战备」等级都提到红线了。
萧景伦胆倒是大,要求萧县派营兵护送他们前往宿州,可明安泰却吓的要死,怎麽也不肯冒险前往。
地方官这边也怕出事,劝说明安泰不如绕路继续沿运河南下至淮安,再从淮安西进泗州看看局势发展如何,若宿州乱事平定最好,若未平定也能先到凤阳,这样虽然绕了一圈,但无疑要安全许多。
尽管萧景伦一再坚持直接前往宿州,但贪生怕死的明安泰最终还是采纳了地方官建议南下淮安。
随着宿州白莲教造反消息传播,如今不仅淮北各地提升战备等级,便连相邻的苏北各地也紧张起来。
尤其是邻近运河的州县。
好消息是安徽方面没有任何消息通报「友省」,这说明白莲教虽然造反,但安徽方面有能力予以平定,否则安徽巡抚告急的文书早就飞到江宁和京师。
诚如赵安猜测,突然爆发的白莲教起义令得心中郁结的朱珪如打鸡血般,疯狂调兵遣将进入泗州境内,甚至将巡抚行辕从蒙城移到了宿州南部的罗家集,此地距离宿州城也是不到百里路程。
归朱珪指挥的巡抚标兵连同陆续从淮南各地赶来的绿营疯狂屠戮所谓「聚众」灾民,其中虽有小股捻子和白莲教徒,但大多都是无辜灾民。
庐州过来的一支人数不到四百人的绿营兵甚至砍杀了四千多灾民,带队的游击骄傲向抚台行辕请功,称所杀皆教徒丶乱民。
明知该游击杀良冒功,朱珪依旧为其向朝廷请功,意欲通过此举鼓励绿营勇于「杀贼」,以证明他朱珪与白莲教毫无瓜葛。
眼下已经进入宿州境内的清军有抚标一部七百多人,安庆丶宁国等地驻防绿营三千馀人。
为一举绞杀围攻宿州的白莲教匪,朱珪另命亳州及境内两千多淮南绿营兵自亳州东进,沿洽河南下,同由南边北进的清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关于白莲起事的相关奏报除发往京师外,朱珪亦向两江总督如实说明,不过未请总督衙门派发援军。
赵安这边在大店驿作了临战动员,带着自愿随他前往宿州平乱的八百多人携带乾粮武器,轻装疾行。
因是假扮白莲教援军,故官兵人等皆是便服,又叫叶志贵丶庆遥等人于前方带队,途中若遇捻子或白莲教的探马,都以其教中切口应对。
从大店驿出发到宿州大概百里,为抢在朱珪动手之前夺取首功,赵安带队于早上出发,要求凌晨时分赶到宿州,这就是要求所有人员以急行军日行百里速度抵达「战场」。
步兵的行进速度肯定不如骑兵,八旗的骑兵因全员骡马高机动,日行军能达一百里左右,雍正年间八旗在青海甚至创造过日行军三百里的记录,由此达到奇袭效果。
而步兵平均行军速度只有四五十里,赵安带的是由绿营和漕帮组成的「敢死队」,身体素质强于一般绿营,即便如此想要日行军百里也是吃力无比。
除了以身作则,又教会这八百多号人打绑腿外,赵安也没更好办法。
等到了离宿州不到三十里时,整个队伍能跟上的不到五百人。
其馀都掉队落在了后面。
但在这里,赵安却得到了一支生力军,正是先前他离开宿州时从滁州调过来的徐霖部。
不过徐霖部只有五百人,另外五百人留在了宿州东南方向的固镇,此地是凤阳通往宿州的必经之地,也是滁州丶凤阳方向往宿州运粮的中转站。
见到少君,徐霖大发牢骚,说宿州城把他们运军当成白莲教匪提放,根本不让他们进城。
「要不是大人,我早带弟兄们回去了!」
徐霖越想越气。
「行了,牢骚话以后再发,眼下先拼命!」
赵安让任朝阳将计划告诉徐霖,徐霖听后二话不说让手下弟兄脱掉身上那件写有「丁」字的号服,摇身一变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
休息一柱香补充水份和食物后,赵安下令继续出发。
一路过来碰到不少从宿州「开溜」的灾民,但没见到白莲教组织的巡逻队,由此可见白莲教的组织非常松散,领导层的军事素养也低,连起码的警戒都做不到位。
也有可能是白莲教将主要方向放在了南边和西边,毕竟那两个方向的清军远比东边多。
不管什麽原因,赵安一行无惊无险就接近了宿州城,于一处丘陵向前方看去时,篝火一望无垠,隐约看见无数人聚在篝火边,竟没多少帐篷。
再瞧宿州城墙上也是插满火把,好似嵌了无数LED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