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9章 通杀!(1 / 2)

加入书签

第478章 通杀!

永锡肯参与赌局自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这一脉始祖豪格本是太宗嫡长,然却与帝位失之交臂,虽顶着世袭罔替的帽子,但空有尊荣却无实权,乾隆朝甚至连议政的资格都被剥夺,成为真正的闲王。

巨大的心理落差与政治上的失意,使得历代肃亲王都将精力从朝堂转向拼命捞取财富,一方面是为了维持王府庞大的开销和体面,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一种另类的宣泄。

鑫盛宝局这京中第一赌坊,便是这种心态下的产物。

作为事实上的大清第一赌王,永锡本人却从来不赌,他更喜欢站在二楼的暗阁里,透过雕花窗格俯瞰下方喧嚣的赌场。

看那些赌徒时而狂喜丶时而绝望的表情,看输红眼的赌徒为了一局胜负押上最后身家的疯狂

而他,虽然不赌,但永远是最大的赢家!

那种掌控全局,甚至可以拿捏个人命运的快感才是肃亲王最陶醉的。

赵安通过仪郡王永璇提出的「国本赌局」利润有多大,永锡用屁股都能想到,他肯定赌局只要一启动就是能撬动金山银海的杠杆。

莫说百万两,千万两也是能滚起来的!

因为这不是一场定输赢的赌局,而是一场将持续三年时间的旷世豪赌,随着时间推进,参与的人将不再是王公大臣丶达官贵人,商家富贾,而是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全民狂欢」。

皇上他都老糊涂这样了,就算听到风声又如何?

所有人都赌了,就是所有人都没赌。

如何全身而退,永锡有的是办法。

替罪羊这东西,哪朝哪代他也不缺。

刑部大牢那边年年买人替死呢。

因此永锡压根不担心事泄。

但这只是永锡决定参与惊天赌局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永璇先前转述的那句话深深触动了他——「借投注知人心,辨风向。」

满朝文武,谁心中不对储位有所揣测?谁不想在新朝到来前就把队站好?

肯给自己看中的人下注,意味当事官员必定心向看中之人,说不定暗中早就表达效忠之意了。

所以这个赌局表面上赌的是银子,暗地里赌的却是很多官员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

而每一个赌客的选择都瞒不过庄家的眼睛。

赌客下注是采用仿照盐引丶茶引形制的不记名凭证,这些凭证在外人眼里是很难追查来源,就是压根不知道是谁下的注,如此可以让赌客安心下注,不必有任何顾虑。

但只要是人做出来的东西,又岂能真查不出来源!

暗记这东西,不懂行的人给你看半天都瞧不出蹊跷。

因此,对于一直被排挤在权力核心之外的永锡而言,这场惊天赌局或许是一个能改变现状的绝佳机会。

风险固然巨大,但潜在的回报已远远超出金银的范畴。

押对了恭喜,押错了就是把柄。

地位越高,这把柄的份量就越重。

既然大清第一赌王肃亲王明确表态愿意做庄,接下来的事就简单了,直接开始实质筹划这赌局如何运作。

永璇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哪些人可以作为被下注对象。

很快,三人达成一致,那就是成亲王永瑆丶嘉亲王永琰丶定亲王绵恩。

储君只能是这三人当中的一个,别人根本不可能。

这一点,大街小巷的贩夫走卒都知道。

不过赵安想了想却提出一个建议,其对永璇道:「不如将王爷您,还有十七爷也添进去。」

十七爷指的是只被老太爷封为贝勒的永璘。

老太爷对这个小儿子极其不待见,不仅只给个贝勒爵位,甚至分府时就给了一间仅值几万两的当铺。

因此,同八哥一样直接被排除在储君人选之外。

不过赵安前世历史中,这个十七爷却得了天大便宜,因为他十五哥嘉庆将和珅的房产给了他,另外还送了一半和珅家产给他,使得这位庆王爷摇身一变成为大清首富。

末代庆王爷更了不得,连大清都能卖,庆王府号称「庆记公司」。

「为何要将我与十七弟加进去?

永璇眉头微皱,觉得赵安这麽做有点「嘲讽」他和十七弟的意思。

赵安正要解释,肃亲王永锡却笑着对永璇道:「是应该把你和十七弟加进去,一则可给赌客更多选择,二则嘛混迹视听,让这潭水更浑.世上总有人想押偏门以图一夜暴富的,咱们就多给这帮人几个偏门,如此这钱不就能挣的更多。」

嗳,什麽叫专业,这就是了。

赵安不禁对永锡高看一眼,不愧是大清第一赌王,在赌这块同他的眼光见识是不相上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