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克里米亚战争与十个建议(2 / 2)
就当米哈伊尔接下来几天为这件事奔波的时候,另一边的桑德斯那里,他正在精心准备着接下来即将举办的晚宴。
在伦敦,一位合格的出版商应当结识众多的作家丶其他出版商丶记者和其他五花八门的各种人士,这样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一位出版商实力的体现。
除此之外,有些格外有实力的出版商也会定期宴请一些自己看中的客人,并以此巩固自己的影响力。
在之前的话,拥有自己的杂志的桑德斯虽然能邀请到不少客人,但像一些格外有名的人,桑德斯是想邀请都邀请不来。
可这次不一样,当桑德斯将米哈伊尔想要在作家圈子里具体谈一谈什麽是侦探小说的消息放出去后,桑德斯这里可谓是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热闹。
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作家们丶想跟米哈伊尔谈谈合作的出版商们丶想打探关于米哈伊尔消息的记者们丶伦敦那些已经小有名气的作家们.....
这些人全都想来我桑德斯的宴会!
果然,只要我跟米哈伊尔先生联手,就没有什麽是我们做不成的!
桑德斯在兴奋之馀,也是仔细筛选了一下来宾,首先是按照米哈伊尔先生的要求,让不少尚未成名的年轻作家们进来,其次桑德斯准备拒绝掉一些出版商,最后还有一些知名人士.....
当桑德斯这样安排的时候,这一消息在伦敦文学圈里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竟然想主动谈一谈什麽是侦探小说!
他难道就不怕别人学会了他的方法后,把他排挤的没有饭吃吗?
还是说他想藉此树立侦探小说的标准,然后之后伦敦每一个写侦探小说的人,都要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伦敦的读者只要一看到侦探小说就一定会提到他传授的方法?
又或者说他单纯的就是想误导其他同行,让他们走上歪路好维持住自己的地位?
即便伦敦文学圈的很多人都满心疑虑,也不太相信米哈伊尔会这麽大方,但最终,想来的人还是都来了,就连那些已经在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作者也不例外。
于是就在桑德斯举办宴会的当晚,在他家的客厅里发生了不少颇为尴尬的偶遇:「嗯?丹尼尔先生?您不是说您根本不可能来的吗?」
」
.顺便过来看一看罢了,想听听那位米哈伊尔先生究竟会说些什麽.
」
「他来伦敦这麽久了我还从未见过他呢!嗯?克拉克先生您也来了?」
「我本来是不想来的,但是被人强拉着过来的...
之「我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看看他所说的侦探小说究竟是怎麽一回事,现在已经有不少评论家都在分析这件事了,但似乎没有一个人能分析明白。」
随着到场的人越来越多,很快便有人寻找起了米哈伊尔的身影,即便在场有很多人都未见过那位不怎麽在社交场合上出现的作家,但据别人所说,只要他出现,在人群中发现他便是很简单的事情....
而没过多久,许多人便已经意识到了这句话并非一句假话。
随着一个再年轻不过的身影出现,在其他人都还有些愣神的情况下,桑德斯便已经率先迎了上去,等到那个年轻人开始向在场的人点头致意的时候,场上的众人才如梦初醒般纷纷做出回应。
即便米哈伊尔的年龄很有可能是在场所有人中最小的,但是桑德斯还是为米哈伊尔提前预留了一个位于中心的比较显眼的位置,当米哈伊尔就这样坐下后,在场的众人似乎也并没有什麽意见。
毕竟严格来说,在场的很多人确实就是来听听这位年轻人讲一讲他所谓的侦探小说的......
而对于米哈伊尔而言,一方面是真有不少人想拜访他请教这方面的事情,米哈伊尔并不介意跟对方说上一些东西,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小说类型要想产生比较大的声势,那参与创作的作家便越多越好。
作为推动这一小说类型发展的人将受到更多的关注,也更容易获得在作家圈子里的声望,对之后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好处。
米哈伊尔稍稍想了想这些东西,看着周围那些时不时就要看他两眼的人,米哈伊尔并未过多耽搁,而是在尝了尝桌子上的点心后,就微笑着开口说道:「各位先生,让我直接来谈一谈侦探小说吧,目前伦敦市面上出现的那些侦探小说跟我想的差的实在是有点远.......
」
在场的众人:「?」
所以他是嫌弃这些小说写的不行,看不下去了?
无论如何,当米哈伊尔这麽说的时候,不少人甚至当场拿出了纸笔,然后用心听着米哈伊尔接下来的话:「我所说的只是侦探小说或者推理小说的其中一个方向,说这些也是希望能够给你们一些启发。而真正优秀的作品不必拘泥于传统,所以我只说一说我的一些建议:
1.凶手须在故事前半段亮相,但要防止读者完全得知他的思路。
2.故事中不可存有超自然力量。
5.不能在没交代的情况下出现能力显着异于普通人的角色9.侦探身旁的忠心朋友,思维应该对读者坦白;其智商最好稍稍低于一般读者。
10.除非先写出有双胞胎,否则凶手不准是双胞胎。
,等到米哈伊尔缓缓讲完,场上便只剩一些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