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章 发现敌方指挥部,让他们血债血偿!(1 / 2)

加入书签

寒风呼啸,林彦踉跄着从吊篮底部爬起来,指甲缝里嵌着木刺也浑然不觉。

他的颧骨在刚才的撞击中擦破了皮,血珠混着汗水泥泞地糊在脸上,像打翻的朱砂。睫毛上沾着的不知是雪粒还是泪水的结晶,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他㱏肩的伤口在颠簸中再度崩裂,血水浸透绷带,在蓝灰色军装上洇开暗红的痕迹。

寒风中,观测气球的柳条吊篮像片枯叶般摇晃,连接气囊的十二股钢索在风中发出尖锐的铮鸣。

赵长野的吼声混着柴油燃烧的爆响。

“扶稳横梁!”

这位前飞行员正半跪在吊篮中央,双手紧握鬼子的九四式观测气球特有的凹形操纵杆。

他手背青筋暴起,将铁质操纵杆向左推到底——连接尾舵的钢索立刻綳直,气囊缓缓转向东南方。

吊篮又是突然剧烈倾斜。

林彦一把抓住柳条编织的侧壁,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

看见赵长野猛地踩下脚边的配重释放踏板,两袋压舱沙从吊篮底部坠落,在三百米高空划出灰黄的轨迹。

“是紫金山北坡吹来的焚风!”

赵长野额头抵住操纵杆顶端的罗盘仪,被硝烟熏哑的嗓子像砂纸摩擦。

他㱏腿死死压住不断震颤的燃烧器输气管,左手飞快转动高度调节阀!

“知道焚风是什麽吗?是山区特有的天气现象。它是由於气流越过高山後下沉造成的。当一团空气从高空下沉到地面时,每下降一千米,温度平均升高六点五度,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这就会形成一种乾热风!吹向我们!”

“等越过这团风,我们就能逼近紫金山。”

林彦在热气球吊篮里,探出头来,他望向汤山的方向,却只能看到山野粗糙的轮廓。

那些鏖战的大夏士兵。

那些狰狞的侵略者。

那些热血与硝烟……他都看不见了。

林彦脸上的神色越发悲凉。

吊篮里的胡连庆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胡连庆想说些什麽,可他张了张嘴,却什麽都没说出来。

寒风在吊篮四周呼啸,如同无数亡魂的呜咽。

林彦攥着遗书的手指已经冻得发紫,但他却仍死死捏着那些沾着血迹的纸页,彷佛这是他与地面那些战友最後的联系。

胡连庆的手掌还搭在他肩上,掌心传来的温度像块将熄的火炭。

吊篮里静得可怕。

只有气囊燃烧器的嘶鸣,钢索摩擦的吱嘎,以及北风掠过帆布的呼啸。

林彦看见赵长野的後颈结了一层冰霜,这个前飞行员的背影綳得像张拉满的弓,操纵杆在他手中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忽然有雪粒灌进林彦的衣领。

他抬头望去,发现飘雪不知何时变成了暗灰色——那是紫金山东麓特有的矿物粉尘,混在雪里像撒了把骨灰。

吊篮下方开始出现零星的马尾松,树冠上积着薄雪,在风中簌簌抖动。

赵长野的嘶吼突然撕裂吊篮里的沉默。

“紫金山!到了!”

他左手指向前方,操纵杆上的铜制方向舵反射出刺目的光。

林彦和胡连庆同时扑到吊篮边缘。

巍峨的山脉如同沉睡的巨龙横亘在云海之下。

主峰北坡的悬崖裸露着侏罗纪砾岩,暗红色的岩层在雪幕中宛如凝固的血痂。

东南麓的紫霞洞一带升腾着诡异的白雾……那是温泉遭遇寒流形成的蒸汽,此刻却被炮火染成了硫黄色。

轰!

一道火光在紫金山天文台炸开。

此时紫金山上的天文台,还不是国家建筑保护遗产。

它是民国时期,大夏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

登录用户的「站内信」功能已经优化, 我们可以及时收到并回复您的讯息, 请到用户中心 - 「站内信」 页面查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