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酒後猥亵,蓝筹崛起(1 / 2)
第124章 酒后猥亵,蓝筹崛起
暮色渐沉,最后一缕霞光消散在天际,校外的步行街随着入夜变得热闹非凡。
张扬和三个舍友,以及王六丶许嘉峰的女友,共六人坐在烧烤摊前,喝着啤酒聊着天。
「答辩教授的几句提问,差点让我死在里面,我靠,我都以为要二辩了,幸好王老不,是我亲爱的王教授帮我过关。」
「平时叫人家王老头,现在叫王教授了,这变脸速度,感觉你都可以去演川剧了。」
「还有一个多月就毕业,时间过得是真快啊,依稀记得当初刚到沪都,我连地铁都不会坐。」
「我坐飞机来的时候,还怕坠机掉下来呢。」
「来喝一杯。」
「干了兄弟们。」
众人碰杯畅饮,回忆着过往。
当论文答辩结束后,就预示着离毕业越来越近。
很多人对青春的感受,是在数年后的某个下午,或者晚上,又或者经历了什麽事情,
突然回过神,感慨原来时间已经过去这麽久。
就像是树人散文集的《朝花夕拾》,在早上花最美的时候,他没有体会到它的美,等到了晚上,花即将凋零的那个瞬间,恍然想起早上花的鲜艳。
这就像是人对青春的感受,身青春时期,人不会对青春有任何触动,只觉得很平常,
当青春悄然流逝数年后,才感慨那个平常的一天有多麽的美好。
一杯杯啤酒下肚,酒精逐渐麻痹了众人的神经,
张扬不清楚自己喝了多少杯,他只知道时不时有人过来敬酒,他都一一回敬了一杯。
待到深夜十点多,陈川已经躺在地上不省人事,嘴上还念叻着不堪入目的胡话。
还保持着清醒,许嘉峰的女友李凤娇买完单,这场庆祝答辩通过的烧烤聚会悄然拉下惟幕。
许嘉峰丶王六跟跪地架着陈川往校内方向走去,张扬和两个女生则是跟在身后。
由于是不同学院,最后仅剩下张扬在后面跟着走。
一路上王六都在吐槽陈川重,跟头死猪一样,许嘉峰也时不时附和两句。
跟在身后的张扬看着三人背影,忍不住心中感慨道:「真是惬意的校园时光。」
呼一阵微风拂过。
张扬视线忽然变得模糊,大脑变得一片空白,还不等他有所反应,就沉沉倒地睡去。
不知过去多久,隐约间,他听见了道女声。
「怎麽睡这了?」
「一身酒味。」
「酒量差也不知道少喝点。」
迷迷糊糊间,张扬感觉有人在扶着他走,但眼皮像是用了水泥封住,根本睁不开,
他的意识也逐渐被吞噬。
待到意识逐渐清醒,已经是第二天的早上,张扬躺在了自己宿舍靠近门口的地面,三个舍友同样横七竖八,躺在地上。
「呕—」
胃部的不适,脑袋的昏沉,让张扬连连乾呕。
短暂适应过后,他来到阳台洗了把脸,看着镜中的自己,张扬喃喃自语道:「酒得少喝。」
他不知道自己怎麽回宿舍的,但现在的他只想睡觉。
不过看着躺在地上的舍友,张扬又一一叫醒,让他们洗把脸,回到床上再睡。
中午时分。
酒精逐渐褪去。
第一个醒来的是许嘉峰,他猛的打了个冷颤,大喊道:「凤娇宝宝不要离开我!」
「卧槽!」
陈川被吓了个激灵。
王六同样眯着眼,坐起身道:「不是峰子,你做噩梦了?」
「下次别喝那麽多了,昨晚我连怎麽回宿舍的都不知道。」张扬揉了揉太阳穴,坐起身道。
「中午了好像,去吃饭吧。」许嘉峰转移着话题,有些尴尬,他确实做噩梦了,而且是特别狗血的「棒打鸳鸯」噩梦。
四人下了床铺,张扬随手打开笔记本电脑的同时,查看手机QQ上面的未读消息。
[禅城无影脚]:炸了,炸了,彻底炸了兄弟,H1N1流感连续两天全线回调,我们赌对了!
[炒股养家]:joker大神最近有空吗?我也在沪都这边,要不出来一起吃个饭?
[代办小林]:张先生,《证券投资谘询业务资格证书》的申请材料我已经提交上去了,预计十五个工作日内会有答覆。
张扬看见廖国沛最新发来的消息,用电脑查看了一下,上证指数再次击穿2600点,来到了2609点,涨幅是0.79%,指数权重蓝筹股集体发力。
H1N1流感概念经过大半个月的疯狂炒作,进入了回调趋势,尖峰集团连续两天跌停,
现报价格是17.49元,卖1挂单足足80万手,分时图的单分钟成交量不足400手,一堆股民被挂到了山顶。
这个结果张扬早有预料,只是他没有想到,是会以尖峰集团老总丑闻被爆而结束。
无论哪个国家的股市,或者其他资本市场,当行情越是火热,赚钱效应强的时候,越需要小心谨慎,因为行情是瞬间结束的。
成功逃顶的张扬没有去看股吧或者其他交流平台,不用想都知道股民在懊悔。
美国着名投资学家,杰西·利弗莫尔不止一次提醒:浮盈不是钱,落袋才是,市场会给你虚假的财富感,直到你学会及时止盈。
林广昌的吃饭邀请,张扬想了想,打字回应道:「你定个时间,我最近都有空。」
无论是徐翔丶章建平还是深城的新势力游资,现阶段的A股都是以抱团拉升为主。
什麽是抱团拉升?
一起做局,收割散户。
2009年是金融市场的野蛮时代,虽说有明文规定,多人合资操控股市会被罚款,但胆子大的都在拉帮结派,像徐翔丶孙国栋的柠波敢死队,邱宝裕闽派游资,金田路丶益田路等深城游资,很多游资都在私底下抱团。
众人拾柴火焰高,张扬想要在资本市场快速地脱颖而出,和其他游资联盟是最佳选择。
目前他有两个人选。
一是廖国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