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聚餐与漫步(2 / 2)
明天,他将暂时告别这种充满声响丶互动和烟火气的日常,回到那座位于半山腰丶被绿树环绕丶安静得几乎能听到落叶声音的别墅。
去陪伴余兰兰一那个美丽丶脆弱丶像一只受惊的小鹿般生活在自我构建的安静堡垒里的女孩。
陪伴她意味着极致的耐心丶细致的观察和几乎凝滞的时间流速。那是一个需要完全沉静下来的世界,与眼前的喧嚣繁华截然不同。
而今天,仿佛是两种生活状态之间的一段缓冲,一个珍贵的喘息之机,一段完全属于他自己丶可以自由支配丶随心所欲的空白格。
他并没有急于立刻出门。
先是慢条斯理地将早餐用过的玻璃杯丶盘子洗净,用柔软的棉布擦乾,放回橱柜原位。
然后用抹布将不锈钢流理台和水龙头擦得光洁鋥亮,不留一丝水渍。
做完这些,他给自己泡了一杯清淡的龙井茶,嫩绿的茶叶在玻璃杯中缓缓舒展。
端着茶杯,他再次走到阳台。
阳台上的几盆绿植一—绿萝丶茉莉丶还有一盆小小的柠檬树一在晨光中舒展着叶片,显得生机勃勃。
他拉过那张张雯买的藤编休闲椅坐下,将茶杯放在旁边的小几上。
微风拂过,带来楼下花园里草木的清新气息。
他望着远处起伏的城市天际线,慢慢地呷着温热的茶汤,任由思绪飘远,不去刻意思考什麽,只是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放空。
一杯茶喝完,身体和心情都彻底放松下来。
他回到室内,检查了一下随身物品:手机电量充足,钱包里有现金和卡,钥匙带好。
没有特定的目的地,没有必须完成的清单,只是随性所致,走到哪儿是哪儿。
电梯平稳下行,来到一楼大堂。
穿着笔挺制服的物业管家看到他,微笑着点头致意。
走出单元门,上午的阳光立刻热情地拥抱了他,温暖而不灼人。
他站在路边树荫下,稍微犹豫了一下方向。
左边是通往繁华商业中心的方向,高楼林立,霓虹闪烁;
右边则能通往一些更有年头的老街区丶小巷弄堂,那里藏着更多城市的记忆和本地人的生活痕迹。
他几乎没有过多纠结,便选择了向右转。
今天,他更想去那些不那麽光鲜亮丽丶却更能触摸到城市脉搏的地方。
他放慢脚步,以一种近乎闲逛的节奏走着,目光不再像平时那样目标明确,而是变得散漫而包容,细致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树枝叶交错,形成了天然的绿色穹顶,投下斑驳的光影。
沿街的各类小店刚刚开始一天的营业,店主们正在忙碌地擦拭橱窗丶整理货架丶将商品摆放到门口。
几家早餐摊还没有完全收摊,散发着最后一点油条丶豆浆丶煎饼果子的混合香气,勾起着迟来者的食欲。
这条街他以前开车肯定经过过无数次,但坐在车里飞速掠过,与现在这样用双脚一步步丈量,感受截然不同。
步行让他能看到更多有趣的细节:老旧墙壁上斑驳褪色的标语痕迹丶不知谁画下的可爱涂鸦丶居民楼窗台上摆放的形态各异的花盆和晾晒的衣物丶路边下棋的老人凝神思考的神情丶趴在便利店门口打盹的猫咪————
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生动而鲜活的市井生活长卷。
走着走着,他随意地拐进了一条更窄的巷子。
这里的建筑明显更有年代感,墙体斑驳,甚至露出里面不同时期修补的砖石痕迹。
生活的气息却愈发浓郁逼人。晾衣杆从窗户伸出来,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各色衣物,像万国旗般迎风招展。
耳边听到的是更清晰的丶来自各家各户的生活协奏曲:锅铲碰撞的炒菜声丶
电视机里传出的新闻播报声丶家长催促孩子上学的声音丶邻居间隔着窗户的聊天声————
一家看起来颇有年头的传统理发店里,老师傅正戴着老花镜,手法稳健地给一位银发老大爷剃头,剃刀刮过皮肤发出沙沙的轻响。
一家卖日用杂货的小店门口,摆满了各种竹编的筐篓丶塑料盆桶丶扫帚拖把,老板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靠着墙打着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
这种扑面而来的丶未经雕琢的市井烟火气,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与宁静,仿佛一下子从那种被精心构建的现代生活中剥离出来,触摸到了城市最真实丶最质朴的肌理。
他拿出手机,没有刻意构图,只是随手拍下了几张照片:下棋的老人丶打盹的店主丶窗台上的花丶蜿蜒的电线——————
记录下这些平凡却充满生命力的瞬间。
不知不觉,就这样漫无目的地走了快一个小时,微微有些口渴。
正好看到前面巷口有一家小小的丶看起来极其古旧的茶馆,门面狭窄,门口只挂着一面简单的丶洗得发白的「茶」字布幅,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他心生好奇,掀开略显沉重的深蓝色布帘,弯腰走了进去。
里面空间比想像中还要狭小昏暗,只有四五张暗红色的老旧矮桌和配套的竹椅,地面是坑洼不平的水泥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老木头丶茶叶和时光混合的独特气味。
一个穿着白色汗衫丶摇着蒲扇的老者正靠在一张躺椅上,闭着眼睛,听着旁边一个老旧半导体收音机里播放的咿咿呀呀的越剧,唱腔婉转悠长。
听到有人进来,老者只是懒洋洋地抬了抬眼皮,浑浊的目光扫了他一眼,又缓缓闭上,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普通话慢悠悠地问:「吃茶?」
李言环顾了一下,发现墙上挂着一个手写的小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几种常见的茶叶名字和极其便宜的价格:「龙井:15元」丶「碧螺春:15元」丶「普洱:10元」。
「来杯龙井吧。」李言选了一张靠里丶相对乾净的竹椅坐下,竹椅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老者应了一声,动作不紧不慢,甚至有些迟缓地从躺椅上起身。
他走到一个斑驳的木头柜台后面,取出一个褐色的陶瓷盖碗,抓了一小撮茶叶放入,然后从一个大保温桶里接过热水,冲入碗中,盖上盖子。
没有那麽多花哨的茶道程序和仪式感,一切简单至极,却自有一份历经岁月沉淀后的从容气度。
他将盖碗和一个小的品茗杯放到李言面前的桌上,便又慢悠悠地躺回他的椅子上,闭上眼睛,手指随着收音机里的节奏轻轻敲着扶手,仿佛李言不存在一般。
李言也不以为意,反而享受这种被「忽视」的感觉。
他揭开碗盖,一股清雅的茶香伴随着热气袅袅升起。
茶汤色泽清澈,呈淡雅的黄绿色。他端起品茗杯,吹了吹热气,小心地抿了一口。
茶味比起他平时喝的那些精品龙井确实要淡薄一些,甚至微微带点涩口,但解渴足矣,而且别有一番粗粝的真实感。
他坐在那里,慢慢地品着这杯简单的茶,看着窗外巷子里偶尔经过的自行车丶提着菜篮子的主妇丶追逐打闹的孩子,听着耳边绵长哀婉的戏曲声和老者均匀的呼吸声,时间在这里仿佛被拉长了,黏稠了,甚至停滞了。
这是一种与昨晚in11那种极致的奢华丶喧嚣和感官刺激截然相反的体验,却同样——甚至更加—让人感到一种从心底深处弥漫开来的放松和————难以言喻的真实感与踏实感。
在这家小小的古旧茶馆里,他足足坐了一个多小时,直到杯中的茶汤喝得彻底没了颜色和味道,他才将最后一点微温的茶水饮尽,放下杯子,起身。
老者依旧闭着眼,仿佛从未有人来过,只有收音机里的戏文还在咿呀地唱着。
李言将十五元茶钱轻轻放在柜台上,没有打扰老者,悄然掀帘而出。
重新走到阳光明媚的巷口,仿佛从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
看看时间,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
肚子确实开始发出抗议的讯号。
他并不想去那些连锁餐厅或者网红店,更想尝试一些地道的本地味道。他拿出手机,打开地图和美食点评软体,没有选择那些评分很高丶装修精美的餐厅,而是特意筛选那些藏在街头巷尾丶被本地人称赞的「苍蝇小馆」。
最终,他锁定了一家据说开了二十多年丶藏在一片老居民楼底层丶以一碗地道片儿川闻名的小面馆。
跟着导航的指引,在如同迷宫般的巷弄里七拐八绕,终于在一片略显陈旧的居民楼底层,找到了那家其貌不扬的小店。
店门脸很小,红色的招牌经过风吹日晒已经严重褪色,字迹模糊,门口挂着半截透明的塑料门帘,油乎乎的。店里只有五六张简陋的不锈钢桌椅,此时已经坐满了人,大多是附近的居民丶工地上的工人和穿着随意的大学生。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扑鼻的猪骨高汤香气丶猪油渣的焦香和面条的麦香,各种声音嘈杂地混合在一起:吸溜面条声丶交谈声丶老板娘的喝声丶锅勺碰撞声。
李言在门口稍微等了一会儿,才等到一个刚刚空出来的丶靠近角落的位置。
塑料凳子有点矮,桌子也泛着油光,但被擦得还算乾净。
他看了看墙上那张塑封的丶简单至极的菜单,抬头对那个系着围裙丶忙得脚不沾地的老板娘说:「老板,一碗片儿川,加一个荷包蛋。」
「好嘞!稍等啊!」老板娘嗓门洪亮地应了一声,手下动作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抓面丶投面入滚水丶捞面丶浇上一大勺浓稠的浇头,动作一气呵成。
很快,一大碗热气腾腾丶几乎要满溢出来的面条就被端到了李言面前。
粗瓷大碗里,汤汁浓郁醇白,上面飘着金色的油花,手工制作的面条筋道爽滑,铺满了咸鲜的雪里咸菜丶脆嫩的笋片丶薄薄的猪肉片,最上面卧着一个煎得边缘焦脆丶蛋黄溏心的完美荷包蛋。
香气霸道地直往鼻子里钻。他拿起一次性筷子,将面条和浇头充分拌匀,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鲜美的汤汁,然后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吹了吹气,送入口中。
味道朴实无华,却异常鲜美滚烫,是那种直击灵魂的家常温暖味道。
雪菜的咸香丶笋片的清甜丶肉片的嫩滑丶猪油的丰腴丶面条的筋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他吃得额头微微冒汗,鼻尖也冒出了细小的汗珠,却觉得畅快淋漓,无比满足。
这碗用料扎实丶味道正宗的面条,只花了二十块钱,却比昨晚那顿消费惊人的KTV狂欢更让他从胃里到心里都感到无比的舒坦和踏实。
心满意足地吃完最后一口面,甚至连汤都喝掉了大半,李言感觉肚子饱饱的,浑身都暖洋洋的。
他付了钱,走出小店,重新回到阳光底下。
午后的阳光变得有些炙热,他沿着树荫慢慢走着,帮助消化食物。
路过一个不大的街心公园,里面有绿树丶草坪和一个小小的儿童游乐场。
他看到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慢悠悠地打着太极拳,动作舒缓如行云流水;
有年轻的母亲推着婴儿车,轻声细语地对着孩子说话;
还有几个放了学的孩子在不远处的滑梯和秋千上追逐嬉戏,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他在树荫下的长椅上找了一个空位坐下,静静地看着这平静丶祥和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景象,心里一片安宁,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
什麽也不想,只是感受着这份闲适。
在长椅上坐了约莫半小时,感觉休息得差不多了。
他起身,决定找个地方坐下来,看看书,或者处理一下手机里积压的邮件信息。
他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发现附近有一家评价不错的独立书店,同时也兼营咖啡。这个组合正合他意。
跟着导航走了大概十分钟,来到一家门面设计很有格调的书店。
原木色的书架高耸至天花板,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灯光温暖柔和。
咖啡的香气淡淡地飘散在空气中,混合着书本的油墨香。
店里很安静,只有寥寥几个顾客,有的在低头看书,有的在笔记本电脑上敲打着什麽,背景播放着轻柔的爵士乐。
他走到咖啡柜台,点了一杯冰美式,然后在一排排书架间慢慢浏览。
最终,他选了一本厚厚的关于世界各地城市建筑变迁历史的摄影集,沉甸甸的,充满了质感。
他拿着书,找了一个靠窗的安静角落位置坐下。
窗外是熙熙攘攘的街道,窗内是宁静的知识海洋。
冰美式很快送了上来,咖啡的苦涩醇香恰到好处地提神醒脑。
他翻开摄影集,一页页慢慢地看过去,被那些定格的历史瞬间丶精美的建筑结构和光影艺术所吸引。
偶尔抬头看看窗外步履匆匆的人流,或者拿起手机回复一下张雯发来的消息。
她报告了一下已经下课,和同学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了,还发来一个可爱的表情,时间就在这宁静而专注的氛围中悄然流逝,安静而充实。
在书店里足足待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那本精彩的摄影集。
看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他合上书,将咖啡杯送回柜台,感觉心情十分平静满足。
接下来,他决定再去一个地方一超市。
明天就要去见余兰兰了,那个女孩的生活世界极其简单,几乎所有的物质需求都有专人精心打理和配送,几乎不出那栋别墅的大门。
但他还是想给她带点什麽。
不需要多麽昂贵奢侈,只是一份代表惦记和心意的小礼物,一点来自外面世界的新鲜气息。
他打车去了一个以商品品质闻名的进口高端超市。
推着购物车,在明亮整洁丶货品琳琅满目的通道里慢慢走着,心里思考着余兰兰的喜好。
她喜欢绝对安静的环境,喜欢阅读各种晦涩深刻的书籍,喜欢一个人发呆,喜欢一切精致丶细腻丶有美感的事物。
她的情绪像一片平静的湖面,需要极致的温柔才能不惊起波澜。
他首先来到家居用品区,选了一套品质极佳丶包装精美的香薰蜡烛,味道是极其清淡雅致的白茶与茉莉混合香型,点燃后应该只有极其微弱的丶宁神静气的香气,不会过分打扰她的安静。
接着,他走到糖果巧克力区,仔细挑选了一盒来自比利时丶包装宛如艺术品的进口夹心巧克力,口感层次丰富细腻,甜度适中,不会腻人,他知道余兰兰有时会需要一点甜食来安慰情绪。
最后,他来到生鲜冷藏区,精心挑选了一些看起来无比新鲜丶颗粒饱满丶如同翡翠般晶莹剔透的日本晴王葡萄,以及一盒颜色鲜红欲滴丶香气浓郁的草莓。
他知道余兰兰食量很小,但对漂亮丶精致丶新鲜的水果偶尔会有一点兴趣。
提着这几个精心挑选的购物袋走出超市,夕阳已经西斜,将天空渲染成一片绚烂的金红色,城市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温暖的光芒。
他打车回到张雯居住的小区。
在楼下单元门口,他目光被旁边一家小花店吸引。
花店里摆满了各种鲜切花,生机勃勃。
他走进去,挑选了一束新鲜欲滴丶颜色淡雅柔和的白芍药和香槟色郁金香组合的花束,没有过多包装,只用简单的牛皮纸包裹着,准备送给张雯。
她喜欢花,看到这个应该会开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