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1章 辛弃疾枪挑义端和尚!【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260章 辛弃疾枪挑义端和尚!【求月票】

辛弃疾对义端和尚可不陌生,历史上他第一次面临死亡,就是这个花和尚造成的。

公元1161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下,意欲消灭南宋,耿京等人揭竿而起,率军进入东山,也就是现在的沂蒙山区反抗金人,声势浩大,整个北方的有志之士都积极响应。

彼时辛弃疾也发起两千人的队伍加入到耿京的队伍中。

耿京见辛弃疾谈吐不凡,并且还出身名门,便任命他为起义军的掌书记,也就是机要秘书的重要职务。

辛弃疾将守不住清规戒律而落草的义端和尚拉拢过来,共抗大金。

结果义端盗取反抗军的印玺叛逃,打算去金营换取钱财过富裕生活,耿京差点将举荐义端的辛弃疾斩首示众。

辛弃疾立下军令状,表示不夺回印玺甘愿受罚,然后他从小路上埋伏义端,将这个卖主求荣的和尚斩了脑袋。

从那以后,辛弃疾在起义军中声名鹊起,就连南下联络宋廷这种大事,也由他负责。

现在,即将进入沂蒙山区时,居然碰到了拦路抢劫的义端和尚,那没的说,一定要将他的脑袋斩掉。

辛弃疾拎着长枪纵马向前,看着膀大腰圆的义端和尚说道:

「国难当头,你却只顾着欺负弱小,出招吧,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是什麽货色!」

义端和尚狞笑一声:

「还挺横,等会儿爷爷就让你见识见识,跟我横的下场!」

他一夹马肚,连人带马向辛弃疾冲了过来,双手握着开山刀,打算给辛弃疾一记重创。

两匹马快速接近,辛弃疾双手架着长枪,所有人都看了出来,这是个防守姿势,面对开山刀这种武器,选择防守是最稳妥的打法。

义端和尚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打算靠近后,不劈枪身,而改砍为削,绕过枪杆的防守,直接划开辛弃疾的肚皮。

他的理想很丰满,可惜在两匹马相距一丈时,辛弃疾突然改格挡为直刺,义端和尚眼睁睁看着那杆游龙一般的长枪刺进了自己的心窝。

「嘭!」

他的尸体重重摔在地上,辛弃疾不慌不忙的跳下马,拔出腰间的短刀,麻利的讲义端和尚的脑袋卸下来,用长枪挑着扔进了那群土匪中:

「不怕死的,尽管来!」

谁知这群怂货一溜烟全跑了,连义端和尚的尸首也弃之不顾。

辛弃疾说道:

「将义端的无头尸体挂起来,让拦路抢劫的匪徒看看,欺压百姓就是这种下场!」

辛佑之拎着一杆铁枪纵马而来,好奇的问道:

「兄长,为何没有使用神雷劈死他?」

辛弃疾认真擦拭着短刀上的血迹,不屑道:

「如此小人,如何配得上神雷?一枪捅死已经算便宜他了!」

说完,他命令大家继续前行,一旦到达沂蒙山区,他们就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历史上耿京造反走的就是这条路线,率军躲在沂蒙山区,大军打不进来,而他在山中,却能威胁周边数郡之地,甚至就连胶南的海港码头也在兵锋之下。

金兵围剿一年多,收效甚微,反而让耿京打出了更大的名气。

不得已之下,金国只得改变策略,用高官厚禄吸引起义军,还表示造反的人只要下山,所有罪过都既往不咎,起义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张安国杀死耿京,获得了济州知府的官位,结果还没上任,就被辛弃疾杀入军营之中,将张安国带到临安斩首示众。

现在,辛弃疾打算先耿京一步占住东山,再给蔡州的贾瑞和大名府的王友直写信,这两人都是起义军的骨干,同时有勇有谋,加入南宋朝廷后,还都立过战功。

可惜因为归正人的身份,贾瑞丶王友直与辛弃疾一样,始终得不到重用。

为了防止山上的草寇会重新聚拢过来,辛弃疾领着一队家族子弟骑马上山,将里面的金银厨具收拾一通,然后一把火将整个山寨给烧了。

接下来几天,他们继续赶路,脚程虽然慢,但距离沂蒙山根据地的路途,却在一点点拉近。

混元宫内,周易连忙带歇的忙活几天,搭好了脚手架,顺便把腌制的猪肉挂起来进行晾晒,再过些天,就能吃风乾咸肉了。

正忙活时,大雄宝殿中人影一闪,一身青色道袍的武媚娘挎着背包,再次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混元宫。

她步履匆匆的来到小院,见周易正在往晾衣绳上挂肉块,赶紧过来帮忙:

「仙长,如今是做腊肉的时节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