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八十一章 重典(1 / 2)

加入书签

第281章 重典

宣室殿。

中外两朝公卿大夫丶列侯亲贵丶宗室大臣不复从前庄重,却有超越过去所有时候的威严,在丞相公孙弘领衔下,山颂道:「上君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声振金玉,钟鼓为鸣。

汉承秦制,头戴通天冠,身着长冠丶绶带,脚踩黑色舄履,一身郊祀之服,钧玄的刘据,走向了御座。

从黄帝时代为始,冕旒便成了君王正服的象徵,及至周天子,皆如此。

秦始皇帝登基后,废除冕旒,郊祀之服统一采用钧玄形制。

秦始皇以水德自居的五行学说,确立「尚黑「的礼制规范,将钧玄作为最高级别的祭祀服装。

大汉虽崇尚黄色,但礼服仍承秦制采用钧玄,仅在袖口丶领缘镶饰朱色作为点缀,主体颜色保持黑色。

不过,钧玄有着礼法限制,只会出现在四种场合。

一丶祭天丶封禅。

二丶百官从祀。

三丶宗庙告祭丶山川四渎。

四丶新帝即位丶改元。

当见上君如此装扮举廷议时,不少急于进步的朝臣心都狂跳了起来。

非祭丶非祀之时。

上君难道想通了?

陛下何在?

刘据行至御座前,转身落座,声音沉重而又充满悲伤,「流寇盗匪肆虐,关内丶关外俱成水火,杀我臣民,掠我钱粮,甚至在御街两旁伏我公卿,众卿,以为如何?」

「战!」

「杀!」

上音落下。

文武群臣的杀意轰然爆发,一时间,「战」丶「杀」之声不绝于耳。

侠盗手段威胁朝廷,这是忘记了大汉是哪些人立国的?

秦廷受六国贵族之扰而未能根除游侠丶盗贼之患,最终酿成无可挽回之事,现在的汉廷,却是上下臣民众志成城。

宵小之辈,胆敢犯上,简直反了教了。

公孙弘瞥了眼无动于衷如同木偶的张汤,缓缓站起了身,「臣启上君,春秋战国之世,魏国李悝《法经》有言: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

游侠丶盗贼之流,虽人皆勇士,但怯于公战,勇于私斗,而成天下臣民之恶表。

高皇帝时,相国萧何以《法经》为根,定加三篇,谓之九章律,至今不能为止,臣以为,欲使国人为我华夏荣誉而战,先诛侠盗,后绝武禁。」

《法经》

是战国初期魏文侯命相邦李悝所制的成文法典,也是华夏首部系统成文法典。

分为《盗》《贼》《囚》《捕》《杂》《具》六篇,前四篇侧重惩治侵犯财产与人身安全的犯罪,《杂法》规范其他违法行为,《具法》则确立定罪量刑原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