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6章 辽国废后,明兰生辰(2 / 2)

加入书签

「萧皇后出身名门,久居后位,深谙宫廷规矩,太子又是她所出,怎会如此不知避嫌疑,自毁前程。」

「还能直接让人拿到证据,在臣看来,此事属实是疑点重重。」

顾廷烨大手一挥道:「管他呢,是构陷还是确有其事,都和咱们毫无半点关系。」

「依我看,萧皇后一旦被废,耶律浚的太子之位也待不长了,届时辽国储君之位动荡,内耗必生。」

「若女真能趁机再次起兵反抗,咱们或许也能顺势挥师北上。」

「到时候辽国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咱们定能一举收回燕云。」

赵晗看向顾廷烨,抬手摸了摸下巴。

若他记的不错,耶律浚在今年开始参政,这位太子行事有度,法度修明,已经和耶律乙辛等人结下不小的梁子。

耶律乙辛清楚将来耶律浚登基后,绝对不会容下自己这等手握重权,党羽遍布朝野的权臣。

清算旧帐,削权灭族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因此,这会儿多半已经在谋划着名,怎麽才能让耶律洪基废除耶律浚的太子之位,给自己留条退路。

「女真和辽有不共戴天之仇,起兵是早晚的事。」

「我等需做的就是整饬军纪,操练士卒,稳固边防,静静等待时机便可。」

赵晗说罢,心中暗自思肘着,等收回燕云十六州,休养生息三两年,便可召集群臣,议一议迁都的事情。

只是迁都并非小事,届时必定会有不少人跳出来拼命反对,商人百姓倒还好说。

难应付的是那些扎根汴京多年的勋爵世族和皇亲国戚们。

他们的府邸丶人脉丶声望都在此处,一旦迁都,意味着一切都得重头再来。

而且地位和特权都会不可避免会受到威胁,甚至直接被北伐的功臣们所取代。

历代先帝的皇陵都在汴京附近,这些人指不定还会拿出什麽背弃祖宗的名头来抨击此事。

思及此,他忍不住抬手拧了拧眉心。

暗暗决定届时务必要先和顾廷烨等人通个气,朝堂争辩时,也好有得力之人出来撑得住场面。

顾廷烨面带笑意,拱手一礼后,轻声道:「臣这些时日教授几位皇子们习武时,发觉燕王实在是个不可多得好苗子。」

「不仅筋骨强健,一点就透,更难得的是心性坚毅。」

「臣幼时学武,没少打退堂鼓,几次哭着想要回屋歇息,若非先父拿鞭子时不时就抽臣一顿,只怕早就半途而废了。」

「依臣所见,若能悉心栽培,将来再带他出去历练历练,假以时日,燕王定能成为镇守边疆的一员猛将。」

听到这话,赵晗脑中不自觉浮现燕王朱棣四个字。

不过转念一想,这小子即便是个心思活络,不大安分的,那也是自己百年之后的事情。

将来的变数,自有将来的应对之法。

赵晗温声道:「既然他有练武的天分,你别和朕藏私,好好传授就是。」

顾廷烨笑着点头,「官家放心,臣哪敢有藏私的心思在啊!」

几日后,正值明兰生辰,念及姐妹情深,身为中宫皇后的华兰亲自下令布置宴席,邀请十馀名外命妇一同进宫庆贺。

凝辉殿内,丝竹声环绕于梁间,茶香夹杂着花香及一些脂粉香层层叠叠的萦绕在四周,数名宫女轻手轻脚的布菜丶奉上酒水。

华兰端坐上首位置,面带笑意,眉目舒展,唇若点樱,一身深青色宫装衬的她丰美端方,雍容华贵。

她的格局要远胜于王若弗。

明兰得宠封妃,王若弗心里总觉得不大畅快,觉得明兰是在抢走属于她头生女儿的宠爱和体面D

而华兰则清楚,明兰和自己息息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后宫之中不乏些家世好和相貌好的嫔妃,赵晗宠任何人都不如宠明兰来的妥当。

明兰是她的六妹妹,性子沉稳通透,绝不会恃宠生骄,还能稳固盛家和自己的根基。

不久前,永昌伯梁晖进宫为其妻韦氏请封诰命,今日她亦在受邀名册之内。

眼下正和平宁郡主丶袁文缨丶如兰等人打着招呼,这是她头回进宫和拜见华兰,举手投足间难免有些拘谨。

卫恕意坐在明兰身旁,抚摸着她细嫩修长的手,柔声道:「明儿,你舅舅也记着你的生辰。」

「特意遣人送来些罕见珍宝,小蝶已经送往偏殿去了。」

「好,回头我就写封信好好谢谢舅舅。」明兰灿然一笑,一双美眸中满是喜悦,「对了,靖哥儿可还好?」

余嫣容已诞下一子,取名卫靖。

卫恕意轻轻点头,「好的很,跟个皮猴似的,上蹿下跳,没有一刻是安分的。」

「我和你舅母都怕他万一失了规矩冲撞到贵人,所以没带他一道进宫。」

自获封诰命以来,卫恕意便时常出没于各家宴席,周身气度已与往日大不相同,和王若弗站在一起也不逊色多少。

王若弗看着她们母女笑语盈盈的模样,攥了攥手帕,扭头和英国公夫人攀谈起来。

就在如兰伸长脖子向韦氏打听墨兰近况时。

一句圣上驾到,使得殿内众人纷纷站起身,收敛笑意,恭谨立在两侧。

「今日是宸妃生辰,诸位无需拘礼,都平身入座吧。」说罢,赵晗揽着华兰腰肢,一同在上首的位置坐下。

「臣妇谢官家!」众人齐声道谢后,这才重新入座。

不多时,赵晗扭头将目光放在盛老太太身上,温声道:「老太太许久不曾入宫,身子可还好?

「劳圣上记挂,老身不胜惶恐,近来进的香睡的稳,还算健朗。」老太太在房妈妈的搀扶下,恭谨起身回话。

赵晗笑着点头。

虽然盛老太太时常念叨着今朝脱下鞋和袜,未审明朝穿不穿这句话,可她却是个实打实的长寿之人。

平宁郡主正暗暗打量着明兰,当初听到册封宸妃的消息时,心中还不免有些惊讶。

不过当她从申和珍及曹太后口中都听到夸赞明兰的话时,她对明兰逐渐开始改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