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7章 287【异想天开】(1 / 2)

加入书签

第288章 287【异想天开】

六月二十九日,盐漕之争第二场磋商会谈于钦差行辕召开。

相较于六天前的初次商谈,今日正堂内的空气仿佛凝固的水银,沉重得令人窒息。

钦差大臣范东阳端坐主位,神情凝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

左侧下首,两淮盐运使黄冲与扬州同知薛淮并坐,身后是盐商协会的乔望山丶沈秉文丶王世林丶黄德忠四位代表。

右侧,漕运总督蒋济舟面色沉郁,仿佛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云。

他身旁坐着理漕参政宋义丶押运参政王光永,再往后是漕帮帮主桑世昌丶副帮主赵胜忠以及扬州分舵舵主王奎。

蒋方正虽无正式官职,此刻却也侍立在父亲身后,只是眼神飘忽,不复往日的倨傲。

短暂的寒暄过后,范东阳当先开口说道:「诸位,盐漕之争旷日持久,已然切实影响到漕运命脉之畅通与淮扬各地之安稳。本官奉天子圣谕南下调停,非为听诸位逞口舌之利,而是务求消弭争端平息风波,还运河以秩序,还商民以公道。」

这个开场白显然要比他在初次商谈时的态度更加严肃。

众人无不肃然以待。

范东阳的目光扫过蒋济舟和薛淮,继续说道:「此前本官详查原委,深知争端根源在于双方皆感自身利益受损,乃至积怨日深。今日之会目的唯有一个,议定章程共维大局!若争执延宕,致使江南赋税重地动荡,运河梗阻北疆粮饷不继,此等动摇国本之重责,在座诸位谁能承担?」

他没有刻意提及赵琮一案,但「动摇国本」四个字,却像无形的鞭子狠狠抽在漕运一系众人的心上。

蒋济舟的脸色更加难看,宋义等人的眼神也闪烁不定。

他们都能听出范东阳的言外之意,赵琮案就是漕运积弊甚重的铁证,盐漕之争再拖下去,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谁都别想好过。

蒋济舟轻咳一声,宋义便站起身向范东阳拱手道:「钦差大人此言振聋发聩,漕衙上下亦深感事态严重,愿为平息纷争做出切实努力。经部堂大人与下官等反覆斟酌,漕衙愿做出以下让步,请钦差大人与诸公参详。」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义身上。

范东阳颔首道:「宋参政请说。」

宋义缓缓道:「其一,即日起取消两淮盐协会员商号过往必须缴纳的引水钱丶泊岸钱及纤绳钱三项杂费。此三项确有不尽合理之处,取消后,盐商船货通行成本当可减轻。」

乔望山等人闻言,脸上并未露出太多喜色。

这三项杂费名目虽响,实则数额相对有限,更多是体现一种特权的象徵性收费,远非最大头的份子钱和孝敬钱可比。

宋义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薛淮,继续说道:「其二,恢复盐协所属商号对漕船的正常租用比例。盐协需承诺,往后除特殊情形外,其所属商号至少七成货物运输,需租用漕衙指定或认可的漕船。运河乃国之命脉,漕船运力空置,非但浪费国帑,更使万千倚漕为生者困顿流离。此乃维系漕运根本之要务,望盐协诸公体恤下情,顾全大局。」

这第二条才是漕衙今日来此的核心意图——要求盐商恢复租用漕船的比例,以保证漕帮和底层胥吏的生计。

然而所谓七成比例,几乎等同于要求盐商完全回到旧制,而且「漕衙指定或认可的漕船」这一模糊表述,依旧给了漕帮极大的操作空间。

宋义看向范东阳说道:「钦差大人,此乃漕衙深思熟虑后,为平息风波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取消三项杂费足显漕衙诚意,盐协恢复漕船租用,乃是确保运河安稳和漕工生计之根本。只要盐协接受此议,漕衙承诺往后一视同仁,决不会有任何针对刁难之举。」

对于漕运一系的首脑人物而言,这是他们在赵琮案的巨大压力下,被迫割舍的一点利益,试图以此保住漕衙对运河的绝对控制权。

堂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乔望山和沈秉文对视一眼,对于宋义提出的条件显然难以接受。

漕衙取消那三项杂费可谓聊胜于无,真正占大头的份子钱和孝敬钱,宋义连提都没有提,由此可见若非赵琮案带来的压力,漕衙根本就不想让渡任何利益。

或许在他们看来,运河上的规矩千百年来皆是如此,他们凭什麽要对这些商贾让步?

要不是他们背后站着薛淮和两淮盐运司,要不是范东阳携圣旨而来,蒋济舟甚至不会给这些盐商当面商谈的机会。

一群待宰的肥羊而已,有何资格站在他漕运总督的对面呢?

范东阳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但他不能在这个场合表露出明显的偏向,毕竟他此刻代表着天子,而天子对盐漕之争的态度并非绝密,至少蒋济舟心里很清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