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 章 · 第 101 章(1 / 2)
第101章·第101章
陆宣贵一看到骆工的脸色就知道糟了。
可这能怪他吗?
在拖拉机厂找了一圈都没找到老人家的人影,就怕他发生什么意外,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老人家不服老遇到一个有意思的事硬是熬了两天的夜,没想到回去时一头栽在了边上的小沟里,要不是守门的狗对着那边汪汪大叫,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现。
搞得他忍不住胡思乱想,没找到人之前心里紧张得不得了,刚刚进屋看到骆工的背影,哪里还顾得上其他,自然得大叫一声看看是不是老爷子。
虽然知道骆工一定很生气,但是陆宣贵没打算背这个锅,还得认真强调一下,“你出门了也得跟我们说一声嘛,你是不知道我们找了你多久,你要来难道我们还会拦着不成?”
“烦死了。”骆工一脸皱巴,自打陆宣贵当了爷爷后越来越烦人,他觉得有必要找个机会把他派出去,省得天天在他耳边念叨!
“您别想。”陆宣贵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上面是派我来照顾您的,对比起其他您才是最重要的。”
上面对红星拖拉机厂尤为的看重。
但是拖拉机厂的整个核心是骆工,没有老爷子的存在,哪怕一切准备就绪都很难经营下去。
因为红星拖拉机厂的主旨不仅仅是造车,更偏向于研发,所以才是国内第一家履带式拖拉机厂。
骆工狠狠瞪了他一眼,都不想搭理他了,便将注意力继续放在眼前的机器上。
石蜡热胀驱动器的主要作用其实就是“提示”,提示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单看起来这个作用不是很大,但他并不觉得这个作用有些大材小用,任何部件都有属于它的存在方式,不管作用是大还是小,它的存在都是便民。
他只是有些好奇,“你为什么会想到用活塞来制作这个部件?”
江小娥想了想,随后回答,“一种尝试吧。”
她本身就知道这个方法可行,怎么说自己身上都是开了挂,上辈子又是经营和这类有关的生意,为了彻底掌权家里的厂子,她也是真的很用心投入到这个行业,而这就是她的优势。
只不过这些没法解释得太清楚,所以干脆就不解释了,“尝试”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而且也确实是尝试,她知道能行但并没有亲自做过,最后能制作出来也是多次尝试才做出来。
骆工没有追根问底,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陆宣贵这会也凑了过来,看了几眼后有些惊讶,“这就弄好了?倒是比我想象中来得快。”
从南城回来到现在都没几天,他想过江小娥能弄好但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弄好了。
“嘁。”
江小娥还没回答,骆工就先出了声,“你以为谁都像你,做事磨磨蹭蹭,一个活塞到现在才定下来。”
他歪了歪头,点了一下陆宣贵,“说来这件事是不是还多亏了这
说也是没法承受的,所以才得重新研究减小它的推力。”
像陆宣贵刚刚说的那种情况,其实也不是不行。
但增大就没必要了,不管是407C还是609C,都是更大推力的型号,与其用常规型号去改还不如直接买现有的。
反正最后都是花钱,而且活塞价钱本身就不是太高,哪怕要贵一些也没必要去省。
活塞对于拖拉机的作用很大,但是每台拖拉机里面最多也只用到两到三个活塞,常规型号和特殊型号差不了多少钱。
再说了推力越大负重越大,用常规型号来改动她也不确定在使用过程中会不会发生损坏,到时候反而还挺麻烦的。
她这么一解释陆宣贵也就明白了,骆工说得没错他问的都是一些没用的问题,“是我想差了。”
骆工重重地哼了一声,“可不是你想差了。”
是他这些年就没把精力放在研究上,而是偏重于管理层。
不过这也倒不能怪小陆,这小子十几岁就跟着自己到现在都当阿爷了,他一研究起来就不管外面的那些杂事,很多事都是小陆帮着他处理、调解。
现在成立拖拉机厂,除了研发的一些事宜之外,厂子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在管理,人就这么一个脑子,分了心哪里还能好好研究?
现在的小陆与其说是一个技术研究员,倒不如说是拖拉机厂的管理层,专门辅佐他的大管事。
骆工一直觉得挺遗憾。
小陆能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多少还是有些能耐的,要是再专注十几二十年,他的成就也不会小。
他以前不是没有劝过,但小陆已经作出了选择,他就算再遗憾总不能逼着人家研究吧?
“还是年纪大了,脑子一时转不过弯嘛。”陆宣贵不是不知道骆工对他的选择一直很不满,但人生就是没法事事如意,总会因为很多事影响到自己的选择。
这些说再多也没有,毕竟他早就已经选择好了。
赶紧换了一个话题,他道:“小江同志,你们这边的材料齐全吗?要是材料够的话能不能让我们上手试试?”
骆工一听,立马点了点头。
这个好、这个他喜欢,虽然这种手动式的部件对于他来说简单得不得了,但他上手的机械从来都不是看难度高或者低,而是全凭兴趣。
很显然,老爷子觉得这个机械还是挺有意思的。
直接戴上袖套,在材料和工具齐全的情况下,和江小娥一块制作这个部件。
不过他们也没按照原先的图稿一比一复制,在制作过程中骆工提出了很多建议,在某些地方进行了一些改良和优化,大概在中午十一点左右的样子,第二个“石蜡热胀驱动器”制作完成。
除了这个驱动器之外,边上原先备下的材料居然还剩下四分之一左右,老爷子一边脱下袖套一边说着,“设计很不错,几乎找不到什么漏洞,但是吧,精密过头就是繁杂,过程冗余反而分散了重点。”
他
个木刮子?这也太费劲了,小江同志你就没想过也弄一个机器出来?”
“想过,也正在做。”江小娥也将防蜂服穿上,她道:“大致的方向已经有了,借用高速运转将巢础上的蜂蜜‘甩’出来,我们也设计了……”
一边说着一边走向蜂箱摆放的位置。
经过昨天的研究商量,大致的图稿已经出来了,不过她这会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骆工说的不错,有些地方她做得确实很繁琐。
东西太过精密可以说是优势,也可以说是缺点。
很显然对于现在的她来说,还真做不到既精密又毫无缺点的程度。
她觉得有必要重新规划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