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75 章 · 第 75 章(2 / 2)

加入书签

王宜玉:?

那位辞官归家的高阁老,竟还做出过这样的事!

而且总感觉被顾闲盯上的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闲不下来……

王宜玉只同情地看了眼杨应尾,便愉快地跟顾闲去统计刚收上来的满意度调查。

随着英国公府和定国公府的热情捐赠一一落实,他在国子监的地位愈发水涨船高,大伙都知道他可不仅仅是张居正的妻弟那么简单了。

人家朋友可一点都不少!

树立了这种“我浑身都是靠山”的形象,顾闲有条把膳夫们的排班表也安排出来后,掌馔丝毫不觉得他越俎代庖。

他还很期待顾闲所说的“国子监菜单”是不是真的能实现。

虽说掌馔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但要是真弄出了这么一份人人吃了都说好的菜单,他面上也有光啊!

说不准都能来个青史留名!

试问谁能拒绝这么大的诱惑?

反正他是不能的!

必须支持,全力支持!

顾闲刚忙活完膳夫的事,沈春生又寻了过来,说有批适合采摘的玉米快熟了,问他要不要趁着中秋官员休假邀张居正过去。

沈春生做事向来周全,手头这批玉米是错开时间种下去的,能

() 保证八月到九月每个节假日都有适合采摘的玉米田。

顾闲最近忙得团团转,不时还得面临张居正和王世贞他们的双重加功课大礼包,还真把这事儿给忙忘了!

他高兴地说道:“我明儿早起去问问姐夫。”

沈春生点点头。

得知顾闲最近在国子监搞各种小动作,沈春生笑着说道:“有什么好营生,记得带我一起。”

听了这话,顾闲不由想到沈春生家的书坊在南直隶的影响力也不算小。

要打造一个影响力足够大的平台,光在京师这边搭台子怎么够?

当然要把江南文坛这堆人也拉下水。

这可是王世贞他们的大本营,也是东林党生长的沃土(钱谦益这位文坛盟主就是在南京的滂沱大雨中携百官跪迎清兵入城的),可见这边容易培养出热爱指点江山、褒贬人物的文化人!

这不得给他们搭个台子,遇事就当面锣对面鼓地吵个清楚明白!

你不占领宣传口,宣传口就成别人的咯!

言路是不能堵的,越堵越失人心,不如早早把舆论监督搞起来。

甭管你是改革派还是守旧派,做得不好就该说,做法不对就该辩。

不然像王安石主持的青苗法那样,都叫人拿着《难民图》来告到御前,一看底下交上来的报告却还是在说“形势一片大好”。

这样变法不失败才怪。

张居正的改革执行得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后期显露的一些弊端需要及时补救。

比如西北地区本身就没多少商业贸易可言,一条鞭法要是到了这些地区同样只收银子的话,明显会让当地百姓愈发活不下去。

制定政策是需要因地制宜的!

正是因为改革措施落实的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才需要足够多的眼睛盯着全国各地的改革情况,以便朝廷能第一时间做出对应的政策调整。

至于张居正以后会不会因为看到上头有批评的声音而生他气……

唉,张居正可是他姐夫,总不能跟他也绝交吧!

有点作死,但问题不大。

顾闲道:“我倒是真有个想法,以后兴许要你在南直隶那边打配合。”

沈春生来了兴致:“什么想法?”

顾闲道:“我还没想明白要怎么搞,等我理清楚了再跟你讲。”

【作者有话说】

顾小闲:姐夫的底线我也可以来回蹦跶[墨镜]

*

更新啦!今天又更新了足足六千八!

所以有没有点营养液鼓励一下!活动明天就要结束了,我还剩下348瓶营养液,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你们的呢!给我们闲崽整点![让我康康][空碗][空碗][空碗]

第76章·第76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