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7章 司南追索,如意换形(1 / 2)

加入书签

第226章 司南追索,如意换形

「陛下有令,擒住世子与郡主者,官升三级!并赏武道大宗师手稿一份,灵丹两瓶……」

二十日前,一则消息自宫中流出,前太子弘毅阴谋谋反,被国师揭穿之后,自缢于正德宫中。

而弘毅太子的一双儿女,却早已被他使用偷梁换柱之计,秘密送出京州,不知所踪。

陛下震怒,着令各州各府,全力缉拿两人。

一时间,飞鹰司全体出动,封锁各处水陆要道,势必要将两人擒回京州,换取巨额封赏。

不过,一连过了十馀日,在无数州府暗卫日夜搜寻之下,却始终找不到两人的踪迹。

世子和郡主两人,就如同在这片天地间消失了一般。

此时,怒沙江畔,一个身材窈窕,穿白色长袍,面带素色纱巾的年轻女子,正站在渡口旁边张望。

沧浪滔滔,却久久没有船只经过,这让她不禁蹙起了秀眉。

这条波涛汹涌的怒沙江,极尽蜿蜒曲折,所过之域流经多个州府,是行商往来的交通要道。

而且最关键的是,其中一条支流,与沧州的沧江相连。

她只要乘舟而下,再过两道隘口,便能汇入沧江流域,再度行进一日左右,便能直达金州。

但她已在此等候了一个时辰,却仍未见有船只经过,心中等得焦急,于是便来到了一旁的茶摊之前,想要询问一番。

茶摊的摊主是个老丈,须发皆白,只是带着一个孙女在此忙碌,此刻见虞允雪过来,心中便已明了。

还不等她开口询问,便先笑道:「客人可是想要乘坐渡舟?现在刚过辰时,距离巳时尚有一段时间,客人不妨先在我这稍等,饮壶茶水!」

虞允雪闻言,微微蹙眉,于是自怀中取出一角碎银,放在茶桌上,对着摊主问道:「敢问老丈,此地难道只有这一条渡船吗?」

老丈见到碎银的成色,脸色微变,不由得多看了虞允雪两眼。

他常年混迹江河渡口,见过形形色色的客人,一身阅历自是非比寻常,一眼便认出了,这角碎银是贵人们才能用得起的足银。

再加上眼前女子行色匆匆的样子,似是在躲避着什麽,显然不是他这种小摊能够招惹的存在。

他不敢怠慢,于是便将此地情况,一五一十尽数相告,却再不敢提留她喝茶的话了。

虞允雪听完之后,心中便有了几分计较。

原来,因为怒沙江江水汹涌澎湃,所以此地多有沉舟之患,一般的渡船也不敢私自过江。

只有每日辰时,风浪稍平,才有官府的一艘渡船来回摆渡。

但若是想要前往沧州之地,只能搭乘七日一回的渡舟前往,不然就只能绕行数百里,从另一端走陆路迂回过去,至少多走半个月的路程。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今日正好有一班渡船前往沧州,会在此地停靠半晌。

虞允雪谢过老丈,将那角碎银留在茶摊之后,便转身去了另一个地方,等待渡船的到来。

她心中有数,自己身份过于敏感,寻常人若是沾染到一点,便是家破人亡的结局。

即便她已经服下了易形丹,没人认得她此时的样貌,但这几日药力也在渐渐消散。

若不尽早到达金州,自己只怕难逃天罗地网的缉捕。

等待许久之后,宽阔的江面之上,终于出现一艘庞大舟船的身影,慢慢朝着渡口驶来。

见此一幕,虞允雪心中的那块大石终于落地。

接着,便是检查路引凭信,再交钱上船。

一番盘问之后,虞允雪凭着自己父亲早就准备好的凭信,再次蒙混过关,而手中的路引,则是先前通过府城牙行,花费十两纹银所办,也是货真价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