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3(2 / 2)

加入书签

“对,这给印刷带来很大麻烦。”吉纳维芙叹了口气,“特点是随身携带,实际上比普通的杂志更难塞进行李箱。”而且还伤害眼睛。

“除了这本,他还入股了其它杂志。”

“这是拿钱打水漂啊!”

“总体上是赚了钱的,只不过回本还要一段时间。”吉纳维芙又抛出个重磅炸|弹,“除了杂志,他还买了出版社。”

“不会又是……”

“如果《魅力巴黎》不出版你的作品,他就自己去印。”

“……”

“珍妮。”

“嗯?”

“我觉得基督山伯爵不像在追求你,更像是有把柄在你手里。”

“是吗?”珍妮很认真道,“我咋不知自己捏着基督山伯爵的把柄。”她算了下基督山伯爵在这上面花的钱,“有一百万法郎吗?”

“这和抢劫有啥区别。”吉纳维芙夸张道,“但五十法郎是肯定有的。”基督山伯爵可真舍本啊!“对了,如果不搞《魅力巴黎》的竞品,我们的杂志到底要走什么的路子。”吉纳维芙放软了语气,“给个主意吧!创意主编。”

《魅力巴黎》也有时尚区和生活区,但占比不多,主打的还是小说诗歌。彼时的女读者黏着性强,沙龙也有读书环节,以小说为主的杂志只要打出名声,不搞让人三观炸裂的魔幻操作,销量是不用愁的,可以生活为主的杂志不同。

关注生活,需要学习各种技巧的都是什么人?中产主妇,富家女仆,帮衬家务的牧师子女如勃朗特三姐妹。

就算她们识文断字,空下的时间也多是读小说诗歌,不会选择生活杂志。真正让生活杂志大卖特卖的是在速食流行的十九世纪末,配合商品的打折卷、香水的试用装和发卡的赠品让主妇猛地加入购买大军。

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不能挑起主妇的购买欲,谁能逼主妇不得不买?”

“孩子?”

“答对了。”

珍妮打了个响指:“没有比父母的钱更好赚的。”

吉纳维芙依然感到忧心忡忡:“可怎么能让孩子’逼‘父母订购杂志?且不会对杂志产生不良影响?”

-----------------------

作者有话说:吉纳维芙:找你真是太对了。

杂志上架后,珍妮疯狂给自家产品打广告。

第96章 第 96 章 漫画、习题、培养孩子的……

吉纳维芙苦思冥想着什么东西是孩子家长都喜欢的, 最后仍是看向珍妮:“你有头绪?”

“我以为着很明显了。”在鸡娃上,全世界的父母都一个样,“你知道为杂志付款的女性是什么样的, 她们的期待是什么。”

这话令吉纳维芙更痛苦了:“你指望孩子从杂志上学到东西?”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然而珍妮一如既往地说服了她:“有多少孩子是能请家教的?有多少妇女是有教育资质的?”

请一个家教的成本是一千法郎/年,而巴黎的小职员年收约在一千二百法郎,家教是妥妥的豪门消费,比请厨娘, 男仆更能彰显主人财力。

注意,这里的家教还是相对便宜的女家教,有大学文凭的男家教要价更高。

除了在师资上的差距, 选学校, 老师也是门学问, 但很少有人精通此道。

珍妮记得19年的美国爆出过好莱坞明星为让孩子名校,委托机构为孩子制定特长生档案的丑闻。

十九世纪的欧洲肯定也有推荐制,但彼时的高校少, 专业少,老师们大小是个爵士,推荐的含金量又高又硬。久而久之,这便成了社交货币性的高级资源。即使你有幸认识名校老师,也难保证对方的专业与你儿女的未来发展正好对口, 更难保证认识的老师与专业对口的老师关系不错, 而不是牛顿和胡克般的“友谊深厚”。

不幸的是,在科技爆发的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旬,这种“友谊”非常普遍, 所以在鸡娃的领域,有片尚未开拓的蓝海。

珍妮说得头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