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5(1 / 2)
两趟。
小孩子……情势总是逼着小孩子快些长大的。
他听到外面有说话声,接着编看到垂花门处先进来一个身形高大的人,他身后还跟着几个人,正是陶骧和他的亲随。
“之慎兄,怎么不进去?”陶骧显然是早已知道他们来了。
之慎同他握手。
空气里的寒冷将陶骧身上的酒气盖住了些,可还是看得出来他喝了不少酒,只是没走样。
之慎是知道陶骧乃海量的,笑着说:“母亲和小十在说私房话,不准我听。”
陶骧双手一合,也笑道:“可见是挺重要的话了,我陪之慎兄在这里等着吧。”
“行程已经安排好了?”之慎问。
“先乘火车到太原。由太原乘飞机到兰州。已经安排好了。只是我要先走一步,不能和她一起了。二嫂会陪她一起走,路上也有个照应。”陶骧说。
“这么说你要先一步回西北?”之慎问。
“正是用人之际,必须早些回去。”陶骧说。
之慎明白。
他给陶骧点了一支烟,说:“先祝你一路平安,马到成功。”
陶骧点头致谢。
两人沉默着没有接下去谈这个话题。
外面冷的似乎连他们指间的烟都要冻熄了,却谁也没有主动说进屋去。而房里也没有动静。
“小十小时候倒喜欢秋千。”之慎说。
他指着庭院中被茅草围子一层一层包裹着的大缸。
陶骧不知为何心一动。
“在后花园的紫藤架上,宝爷给她做了个秋千,前儿我瞧还有呢,就是旧了些。她很喜欢,时常去玩。小时候我们兄妹都顽皮。有一次老七和老八故意逗弄她,见她上了秋千,把她推得很高。秋薇那时候更小,看静漪被秋千带的飞上天,吓得直哭,又被老七老八的丫头看着,帮不了忙,跑书房去扯着我喊着快去救命。我来的时候,看着她在秋千上,脸都白了,换了旁人,不知会是什么样,她一声不吭。秋千荡得太高,一众人望着谁也不知该从哪儿下手。我母亲让人去叫宝爷带人来,就那当口秋千脱了手,小十摔下来,头就正磕在养荷花的大缸上。当时就昏了过去。养了半个月才能下床。”之慎说着,摇头,“我问,你怎么不跳下来呢?她说我不知道怎么跳。后来我想想,可不是的,她呢,是知道怎么往高处去,不知道该怎么下来。那是我记得的,她第二次死里逃生。漪儿命很大的。”
陶骧没说话。
“我怎么想着,后来她就没有再上过秋千。”之慎说着又笑了笑,“因为那次磕在额头上,落了好大一块疤。母亲说这么大的疤,陶家知道了要退亲的。母亲和帔姨想了好多法子褪疤,都不见效,可后来长着长着就不见了,母亲才说幸好。”
陶骧笑笑。
上房门开,两人同时回头。静漪开的门,看到他们俩在一处,停了片刻才说:“怎么都站在这里呀。”
“今晚的月色好。”之慎说。
静漪抬头看了看天,招手让他们进屋,说:“九哥真是的……”她迅速看了眼陶骧。
陶骧也看她一眼。
她已脱了外袍,只穿了件一斗珠的褂子,兴许是还觉得热,脸红的什么似的。
“母亲。”陶骧进去。
杜氏没想到他这就回来了,见了他十分欢喜。
陶骧把大衣给静漪,坐到杜氏身边去。
静漪把他的大衣收了。
他的大衣上,沾了香气和酒气,都不止一种。被屋子里的暖意一烘,味道重新活过来似的,直往人鼻子里钻……她把大衣交给秋薇去挂起来。过一会儿,借着去拿东西给杜氏,她进去拿湿手巾擦了擦手。
“小十,我们要走了。”之慎在外面喊。
静漪出来,果然杜氏已经穿好了外衣,看着她笑,道:“早点儿歇着吧。这几日哪儿都不要去,只管在家养养精神。这一去路程遥远,有你们的苦头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