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4(2 / 2)

加入书签

陶骧倒不是头一次在她目光里感受到这种陌生感。他吩咐秋薇去拿吃的来,说:“肚子里没东西,不晕才怪。”

她也不说话,就望着他。

他将她直接抱上楼去,进卧房放到床上,坐在一边,等着她缓过来。秋薇把张妈准备好的一盅参汤先端过来,她捧在手里暖着,脸色渐渐好些了,可一抬眼看着他,还是不说话。

“有心事?”他问。她黑白分明的眼睛,被苍白的脸衬得愈加大起来。可怎么看,怎么都没有神气。

静漪问:“能不能帮我……打个电报回家?我……”她想说昨晚她梦见了母亲,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可就是心绪不宁。但想想这又是什么理由……“没什么。我有点恍惚。”

“好。”陶骧答应。

“就……问问我娘是不是好些了。”静漪说。

“好。我交待小马去办。”陶骧看着她,说:“另外有件事要和你说。”

静漪抬眼看他。

“短期之内你是不能回北平的了。”陶骧说。

静漪没吭声。

她好像每次刚刚想要拨开杂草走出一点路来,就会给他封死。进,进不得;退,退不得。

“你应该知道,像从前北平政府要派驻中央的代表一样,如今南京也要求派驻那边的代表。这里面的道道儿,我不说你也懂。其实要说去,我是比较合适的。”陶骧看着静漪的眼睛。

静漪明白过来,问:“还让二哥去?”

“父亲是这个意思。我同二哥商议,二哥也觉得他去更好。且论人脉,讲交际,动手腕,二哥都强于我。况且……”陶骧顿住了。

“二嫂?”静漪问。

陶骧没有回答。

“我知道了。”静漪说。她安静地望了陶骧一会儿,“我也没指望过别的。”

陶骧见张妈进来送早点,也就起了身。

他出去之前看到静漪呆呆地坐在床上,张妈来给她摆餐桌,她也只是点点头,一点胃口也没有的样子……

静漪虽心神不定,元宵节陶家的仪式她还是都得体地应付过去了。雅媚和陶驷的事情即使没有明着张扬开来,府中上下该知道的却也都知道了个七七八八。这一晚家中诸人饮宴便多少都有些不自在。当事者就更不必提。席间陶盛川当着全家人宣布陶驷将派驻南京。陶老夫人虽说舍不得陶驷再度离家,此之谓公务,既已决定,谁也不便再阻拦。

静漪见雅媚静静地坐在陶驷身边,低垂眼帘,脸上一丝情绪都不露……

宴罢府里开始放烟花,众人都出来观看,静漪也挽了雅媚一道出来。

满院子的烟花胜放如春景,静漪和雅媚并立廊下,看陶驷和陶骧两人,一人肩上扛着瑟瑟,一人肩上扛着麒麟儿,正玩着滴滴金。璀璨焰火围绕着他们,手中的滴滴金宛若从天而降的串串流火。这场景美的真像是幻影一般。

“我和御之商议过了,他同意我带瑟瑟先回北平住一阵子。”雅媚说。

静漪吃了一惊,问:“那……二嫂,南京呢?你还去不去?”

雅媚攀了静漪的肩膀,说:“容我想一想的。不管我去还是不去,届时都会告诉你。你待我一片真心,我总是知道的。”

静漪半晌才说:“二嫂,或许带瑟瑟出去旅行一段时间也好。”

“好主意。我倒是想带瑟瑟去趟欧洲。从前读书的地方,我想带她去走一走。家父也有这个意思。也许偕同家母一道。家父家母总说女子尤其该多见见世面,我也十分赞同。”雅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