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8(2 / 2)

加入书签

陶骧和静漪一同转身往外走,一看,是陶老夫人跟前的陈妈来了。她带了个小丫头,拎了两个食盒交给草珠,笑眯眯地过来请安,才说:“老太太让来送点心和丸药,还有少奶奶昨儿说特别好吃的栗子糕。少爷,少奶奶,你们快去老太太那边看看吧,大小姐回来了。”

“知道了。”陶骧应声。他看了静漪,“大姐回来了,我和你一起去见见再出门。”

静漪点头。她抬手掠了下鬓角的散发。

那金镶玉链子顺势滑下去,藏在了宽大的袖子里……很快,这凉凉的东西,就跟她的体温一样了。

陶尔安已经有几年没有回国探亲了。这次回来家里人自然格外欢迎。安顿下来后,她就把从欧洲带回来的礼物好好儿地派发了一番。因为静漪是新进门的弟媳,她又额外的准备了礼物,显得待她略有不同。

静漪初见尔安,倒觉得她并不像雅媚口中说的脾气有那么坏。虽然尔安像极了婆婆陶夫人,不说话、不笑时,会给人非常严肃的印象,但待人是极诚恳热情的,由不得人不喜欢她。尔安的丈夫傅连炤则与她恰恰相反,儒雅倜傥,似乎从不会发脾气。

傅连炤将妻子送回陶家省亲后只随她在这里住了数日便独自返回山西老家。待尔安再住段时间他会来接她一同去南京赴任。静漪前阵子已经断断续续地听了些消息,知道傅连炤已被委以重任。

傅连炤春风得意,陶尔安自然心情大好。不出几日,趁着春暖花开,她便撺掇祖母出城游玩。她首选去安宁看桃花。摆弄着新近置办的照相机,打定主意要好好地照些相片子带走。

静漪虽不说什么,私心也希望能够离开这深宅出去透透气,其他人自然也是这样的想法。已经憋闷了整整一个寒冬,出门赏花就像旧貌换新颜,很是令人期待。陶家三代姑奶奶都是好玩儿的性子,有人起头儿自然有人一力促成,只是人多嘴杂,一时竟难以定夺,议论来商议去,安宁的桃花都落了,也还没走出门去。

静漪拿不得主意,颇有些“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感慨,只好期待众人达成一致意见时,还有花可赏了……

最终还是陶老夫人拿定了主意。她与诸人商议过后,决定去什川镇上住几日。镇上有陶家的避暑山庄。每年陶老夫人总要带着家中女眷去镇上寺庙进进香,在山庄清净住几日,赏一赏什川万亩梨园里赛雪似的梨花的。

静漪等陶骧回来,同他说要跟祖母去什川赏花。

陶骧让她在张妈秋薇之外,再带上已经伤愈的之忓。

静漪虽觉得如此一来她随从就有点多,但看陶骧那一副完全没商量的架势,也就免开尊口,从命就是。

不日陶府女眷便赴了什川。

往什川去的路很不好走,土路狭窄,且盘山绕岭。汽车行驶在盘山路上,风浪中颠簸的小舟似的。偶尔从车窗里看出去,一臂之遥便是悬崖峭壁,陡然令人胆寒。

静漪倒还好,在她身边的秋薇死死的抓住扶手,脸都有些白了。

待车子行驶地平稳些,已经到了平地。静漪拂开车窗上的白色遮阳帘,车子正沿着一条宽阔的河流行驶。

下了车秋薇自管先跑到河边去,吐了个天昏地暗,之忓听从静漪的吩咐,倒要先照顾秋薇。

静漪站在奔腾的黄泥河边观望,他们下车的地方,应是什川古镇的镇口。

满目盛开的梨花层层叠叠的,像是白云一般,落下来覆在镇上。古镇湮没在白云也似的梨花当中,连绵的宅邸在白云覆盖下,黑白分明。远处的山倒成了淡淡的影子,轮廓并不十分分明。

静漪回头看看。秋薇晕车晕的萎靡不振,走路都要打晃,之忓一脸无奈地提着秋薇的后脖领儿好使她不致跌倒,乍看上去实在好笑。她不禁莞尔。

陶老夫人心情正好,一转眼见静漪落在后头,招手让静漪过去。静漪陪在她身旁,听她说话。无非是这古镇的历史,与陶家的渊源……静漪听起来,这古镇倒有大半是陶家的。

陶老夫人是早早的让车子都停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