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1 / 2)

加入书签

过头来,看着马行健,“横竖我在这里,总要有点事做的。医院不忙的时候,去跳跳舞、打打牌、吃吃饭,又不是难事……不过我可没带合适的衣服。”

她说着微笑了。

既然行踪暴露,陶司令的太太就不能不出入些社交场合了。

“本地不知能不能买得到。”她说。

马行健也微笑,说:“这个少奶奶不用担心。”

静漪点点头。

果然这天晚上她回到临时司令部,衣服已经堆满了炕。这些东西里,有的是照陶骧的意思置办的,还有的是人送来的礼物。静漪把礼物盒子上的名片子收起来,一一地打开看着。一旁的周太太是听她念一个、叹一句,说:“太太,这些都是平时见都见不着的主儿啊……”

静漪微笑着把卡片收了,预备空出时间来回信以示谢意。这一来一往,就算接上了头。

当日决定来,想得倒简单。既然来了,碍于身份,也虑及陶骧,她当然不得不出席些需要她应酬的场合。幸好这些都是这几年她做惯了的,不过是换了一拨儿新人来交际而已……都是看在陶骧面子上的事情,她再没兴趣,也得打点好了。是否能出风头不在她的筹谋范围内,能不能受到他们的认可、尽量能使陶骧无后顾之忧,才是她要考虑的。只希望她所做的这些,能对陶骧有所帮助。

只是在哈密日久,尽管静漪的行踪是被司令部和医院上下很有默契地保着密的,陶司令的太太正在哈密城中的消息也渐渐散播开来,得知的除了当地的名流,还有无孔不入的记者。好在马行健做事得力,静漪几次被拍到出入医院,都被他巧妙地解决了。直到一日,中央日报的随军记者将她大幅的照片登在头版,与陶骧部队的战报并列一处,她的行踪才算彻底地曝光。静漪原本是担心替陶骧招来麻烦,不想见报之后,好评如潮。随后几日,陶骧前线捷报频传,陶太太千里驰援,反而传为美谈……自那之后,静漪索性也不再躲避记者。

她继续白天在医院里做着义工,上上下下地跑着,从早到晚,比医生和护士还忙似的。晚间常常会有应酬,她从医院回来,换过衣服去出席宴会。这样的忙碌除却身体略感疲惫,倒有一样好处,就是让她没有很多空闲去想其他。马行健总不远不近地跟着静漪,履行他守卫的职责,免她受到打扰,也随时向她汇报最新的战况,有时候一天几次报告,有时候几天也没有一点消息。消息也并不确定,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好的坏的,她都得慢慢消化。

第300章 百转千回的路 (二十二)

每日回到住处总是很晚,静漪虽已经累了一天,却也很难睡着。于是她就常常会在半夜里起床,到厨房里一碗又一碗地练习蒸蛋……陶骧还没有回来,她做的香油蒸蛋,临时司令部留守的所有人都已经吃腻了。

周太太说这样下去,要找医生给她开药方了。周太太说吃汤药可以治疗失眠,静漪自己心中有数,这恐怕是无药可医的。这几年前添的失眠症,只是这阵子过于担忧,有些严重罢了。能让她觉得轻松些的,除了陶骧偶尔特地给她的发回的寥寥数字报平安的电报,还有辗转多日送到她手上的家信。不管是陶老夫人的,姑奶奶的,还是雅媚、雁临或是无瑕尔宜的,都能给她带来片时的愉快。此外医院的忙碌和不时的宴请,都不能让她快活起来。前者是因看到了太多伤亡和生离死别,后者则是因想到前方还在作战、她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在享受着奢侈和安逸,总是于心不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