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5(1 / 2)

加入书签

很,戏楼里嘈杂,当然旁人是听不清的,可这会儿忽然觉察这是在哪儿,顿时觉得这阔大恢弘的戏楼让人生出些惧怕来,于是不约而同地沉默了。

那边静漪起身之后走开些便问秋薇:“姑奶奶找我什么事儿?”

秋薇招手让月儿来,低声道:“姑太太没找您,我是不忍看着您在那儿坐着受罪。那范太太最讨厌,回回见了您都给您添堵……我遇上她来咱们家两回,没一回不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的。来一趟,外头就又多些捕风捉影的话。这会儿得亏这还是在咱们家里,出去还指不定说什么呢……但凡多认几个字儿、多读几本书,哪怕跟我们这些奴才似的,多做几样拿得出手的活计,也不会把空闲都花在嚼舌根儿、等着瞧人笑话儿上,什么阿物儿!我一小奴才我也瞧不上她们过这样的日子……小姐坐在那儿受这苦做什么?”

静漪等月儿拿了纨扇来,接了,对秋薇说:“好啦。这些事不是见惯了的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人家有人家的乐子。”

秋薇嘟了嘴。

静漪笑笑,拿纨扇照着她额头轻轻一拍,顺手也拍了拍傻乎乎看着她们的月儿一下,“既是这样,我去姑奶奶那儿坐坐,你带月儿去那边听戏。甭惦着我,我自个儿会找吃的。难得程家班肯来这边,你们又是爱瞧戏的,快去吧。有事我叫你们。”

秋薇见她好好儿的并无不快,果真拉了月儿去和那些姑娘们一处玩儿去了。

静漪看着她们天真烂漫的样子,不由得微笑。她此时站得远些,这一层的席位尽收眼底。那一席一席的女客们听着戏、说着话,花团锦簇似的……她笑笑。

秋薇体贴。

她倒不是看不开这些。这两年这种场面见的也多了,闲话听得也多了。她有时也难免生出些感慨来——这些太太小姐们聚在一处,还能说些什么呢?做了她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于她来说,既是无奈,想开了,其实也无关痛痒。

她略一站,也就真往姑奶奶这一席来了。

陶因润最先看到她,招手让她坐在了自己身边。静漪看她们津津有味地瞧着戏,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不觉就想笑。她坐在这儿反而更清净,默默地摇着纨扇……其实这戏楼通透,夜晚凉风习习,倒真不觉得热。

戏台上的杨贵妃醉态可鞠,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风情万种,静漪听着贵妃那缓慢悠扬的念白并不觉得什么,倒是高力士细而高的调门,有些刺耳——她拿起小望远镜来看着台上。电灯照耀下的戏台明亮的很,醉酒的贵妃行头亮闪闪耀着人眼都快睁不开了……她将小望远镜移动着,转而看向台下。

陶骧早已安坐在他的位子上,此时正与身旁的蒲老长子蒲和田低声交谈。蒲老则由陶盛川陪同,与费玉明一行坐在一处。隔了两个位子,是陶骏。他那一席是西北军的几位高级将领,左手边是本地几位政要。许是戏正至高潮,他们彼此倒没有交谈。

静漪的手指轻揉着望远镜上小小的钮子,陶骧的侧脸便慢慢地移到她眼中来……他的脸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她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乌黑的鬓角中几线银亮。那是银发……她新近发现他剃得溜短的鬓角多了几丝银发。

陶骧就在此时转了下脸。

她手中的纨扇都停止了摇摆。

镜头中陶骧只是轻轻一瞥,不知是否看到她了,但是他眼风是扫了过来的。她看到他脸上温和的表情,也许同蒲和田相谈甚欢,他在微微笑着……她看了他好一会儿,才把望远镜移开。她坐的位置并不占据最好的角度,却能看到楼下大厅的绝大部分。

她慢慢移动着望远镜,逐步扫过客人们。今天都谁来了……不比从前,如今她已经颇能认得些人。戏楼里聚集了这么多的人,仿佛一只木碗,里头装了黑豆白豆红豆各种豆……她很容易便可以把楼下的客人与楼上的这些归作一对或者一堆,然后划分派别——她的望远镜再次停下来,定在大厅东边的一张桌子上。

这张桌上只有两人,年长者是法政学堂的霍校长,年轻者则是胡少波。

“静漪?”陶因润转过脸来叫了静漪一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