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93(2 / 2)

加入书签

陶骧没吭声。

“若跟军务有关,我不问你。若不是,你就告诉我究竟怎么了……不管怎么样,你都必须马上把囡囡送回去……你带走囡囡,静漪两日水米不进,这是想要她的命么?”陶老夫人厉声问道。

陶骧心一沉。

看他脸色缓和些,陶老夫人语气也缓和些,说:“你去看看她。有什么话当面说清楚。这个孩子,她怀得不易、生得更不易。这你都是知道的。养孩子,她尽心尽意,没有丝毫错处。退一步讲,孩子还小,离不开母亲,不能让孩子受委屈。囡囡今天仍在我这里,明日无论如何,都把她送过去。”

陶骧却没有立即答应。

陶老夫人似是立即就要发怒,却硬是忍耐了下来。转念一想,刚刚自己问的问题,陶骧没有回答,他这是默认了,那么静漪的事情,必不只是两人吵嘴这么简单……她心头一震,看着陶骧。

陶骧目光有点回避的意思,陶老夫人心里更是疑窦丛生。

“我已经去看过她了。”陶骧说。

陶因泽眉头蹙起,问:“那就是没有谈拢?怎么,越来越不可收拾了么?”

“奶奶,姑奶奶,我想进去看看囡囡。”陶骧对陶因泽点点头,没有回答她的话。

陶老夫人盯了他一会儿,才说:“你两日不见囡囡,自是也知道心疼想念的。你想想静漪。”

陶骧不言声,由陈妈引着往后室去。

囡囡被安置在从前尔宜的房间里。与陶老夫人的房间只隔了一道雕花格栅,很方便照看。

此时囡囡正在睡觉,陶骧进去,奶妈和使女都急忙行礼。

陶骧看了囡囡。她两只小手擎起来,一左一右在小脑袋旁边。他伸手摸着她的小手……囡囡睡梦中握住了他的手指。柔软的完全感觉不到骨节的小手,能黏住他的手指似的,让他动都不动一下地保持着那个姿势。

过了好久,他才给她盖好小被子,走了出来。

和他出去时一样,堂上的两位老太太甚至连姿势都没有变地仍旧坐在那里,看到他也仍旧是瞪圆了眼睛。

银萱悄悄进来,说萝蕤堂宋妈奉命来接老姑太太回去。

陶因泽不耐烦地说让她们外头等着,水烟抽得呼噜呼噜响。

陶骧要走时,陶因泽叫住他。陶骧等着姑奶奶说话,不想等了一会儿,陶因泽却说:“我忘了要说什么了。你去吧。”

陶骧离开,堂上静下来。

陶老夫人看看陶因泽,问道:“大姑,刚才想说什么?”

陶因泽轻声道:“静漪这孩子温柔贤惠是不假,骨子里烈性强硬更不假……骧哥儿凡事通透,动到静漪就犯浑。前头有些事,已经是两厢里伤了心的,这一回恐怕又拧了。偏偏什么都能点透,唯此一样,旁人是说不得也帮不上。我是想说,若是他们两个,眼下实在过不去,也不要勉强。”

陶老夫人轻声道:“大姑,你的意思是……”

“但愿不至于。不过如若万一,要紧把囡囡留下来。”陶因泽敲着她的拐杖,悠悠地叹了口气。

“陶家的血脉,怎么也不能让人带走的。”陶老夫人低声道。

“不,不光是从这一层考虑。有囡囡,到底有个转机。”陶因泽道。

她们两个正说着,听到外头有人说话,让银萱去看看,只过了一会儿,陶因润姐妹进来了。因这两日囡囡在萱瑞堂,她们两个也习惯了进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