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35(2 / 2)

加入书签

这女子,万种风情,只让人不能自已。

时间还早,照梅季康一贯的作风,带女伴去兜兜风、掐准时间再赴舞会总是要的。可是在程静漪面前,他偏偏要收敛些自己平时的习惯,免得引起她的不快。于是出现在杜家舞会上的他,倒像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年,一心呵护着女伴。

静漪知道梅孟贤同杜文达关系的缘故,梅季康并不很方便来出席这个舞会。好在梅季康并不在其兄的公司里做事,他本人开着报馆、还是主笔,确实有才子美名。杜文达向来乐于与文人雅士结交,他很容易就获得了邀请函,才能够作为静漪的男伴出席舞会。静漪虽多年不曾踏进社交圈,但她是这般品貌,身边陪伴的又是梅季康这样社交场上名声极盛的人物,一出现仍立即引起全场瞩目。梅季康护卫在静漪身旁,给她讲着这个轶闻那个趣事……他口才极佳,人又活泼有趣,静漪时时微笑。

“杜先生来了。”梅季康看到杜文达在他的九太太陪同下从里面出来,提醒静漪。

静漪回身一望——杜文达高且瘦,五十岁上下年纪,拄着文明棍,穿着深色的长衫,脸上挂着微笑。这让他在严肃之余,添几分和蔼。身旁的姨太太则刚刚二十出头,样子是文雅的,相貌倒并不算出众——静漪已经听过梅季康说过这位书寓先生出身的九太太是杜文达极看重的。眼见这般品貌,想必她定有过人之处。

那位九太太正巧也看过来,对静漪微微一笑,转头低声在杜文达耳边说了句什么。杜文达正同人交谈,闻言也微笑。过了会儿,他携九太太朝这边走来,直望着静漪道:“程先生,幸会。”

他说着伸手过来,同静漪一握。

“幸会,杜先生。谢谢杜先生请我来。”静漪客气地说。

“程先生客气。难得程先生肯赏脸。早就想和程先生会一会,怎奈我整日俗事缠身,又听说程先生忙得不可开交,不便贸然打扰。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杜文达说着,也给静漪介绍自己身边的九太太。九太太很有礼貌。

静漪没想到杜文达是这么儒雅的人,与传说的大相径庭。只简单地交谈了一会儿,杜文达还在问静漪回到上海来是不是习惯,就听有人跟他说陶司令到了。果然片刻之后,一声叠一声“陶司令到”传了进来,每一声,让现场静一分。静漪看着舞会现场,这里有这么多的人,一眼望去非富则贵,都是沪上响当当的人物。唯有陶骧到了,是一步步通传进来的,可见在杜公馆,他还是很有些地位的,而在本地,起码此时,他也是很有些声望的。

“牧之到了,我去接接他。”杜文达说着,颔首。

静漪分明看到杜文达在说这句话时,温和的目光中露出了一丝笑意。以杜先生与陶牧之的交情,杜先生又这么看她,想必也知道点她同陶骧的事的。她只做不知,一点头,道:“杜先生请便。”

杜文达一走,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跟着他去。

“凯瑟琳。”梅季康叫静漪。

静漪见他替自己另拿了一杯香槟,道谢。

“有点紧张是么?我以为你是不会紧张的人。”梅季康微笑着说。

“哪里。”静漪淡淡一笑。

“没想到陶司令也会来。”梅季康说。

静漪不语。

第419章 云开雨霁的虹 (八)

虽然不是完全想不到,可他会出现,的确是比较令人意外……她慢慢地啜了口香槟。

“段奉孝将军的华北战区节节败退,眼看已经撑不了几天了。陶司令在近期就会面临一场恶战。不知道陶司令预备如何应对,但我想他值得我们把信心放在他身上。像陶司令这样的人若多一些,我们的国家会大有希望的——你看,有人在前线浴血奋战,可在这里,有人谋取退路,有人及时行乐,还有人想借机发一笔国难财……”梅季康说着话,眼里的笑意几乎荡然无存。

静漪看了梅季康,点头。

梅季康许是觉得自己情绪忽然外露,转而笑道:“我不该说这些,真扫兴。”

“不,你说得对。”静漪啜着香槟,轻轻点了点头。

“只是难得轻松一下,我们还是聊点别的吧。”梅季康笑道。

静漪微微一笑,“随意些吧。”

静漪看到杜文达陪了陶骧一行走进大厅,前方宾客不约而同鼓起掌来。她转了转身,想走到僻静些的位置去。可她无论走到哪里去,也难以避开那些试探研究的目光。这多半跟陶骧有关,也未必不是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