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2 / 2)
【妙妙角】:文笔好牛逼,整篇文章看下来我都没走神,完全被带着走。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ì????ù?????n????????????????????则?为?屾?寨?佔?点
【重生之不当师范生】:起承转合之神,我可以拿去给学生当议论文教案的程度。
裴春之略微诧异,这篇文章的效果出奇地好,不仅筹款速度奇快无比,还有众多媒体开始关注此事,整个流程简直出乎意料的轻松。
也许是之前不管做什么事都诸事不利,裴春之甚至不习惯进展推进流畅的感觉,忍不住疑神疑鬼,担心马上就要出点事。
除了发帖,她还联系了林如蘅,把她和郭一鸣的经历描述了一遍。
如果她不认识林如蘅,事情一定会麻烦得很,派出所里多的是混吃等死的老警察。裴春之很庆幸自己认识林如蘅——至于林如蘅,她似乎也很高兴,裴春之甚至听出她说话时带着诡异的兴奋。
挂掉电话,裴春之呆了一会儿,回想起过去和林如蘅的几次打交道,不禁怀疑起来。
——她是不是……其实想当刑警?
*
8月13日,《早说了物理学能当饭吃》正文完结。
全文不温不火,以相当平稳的成绩落地。整本书订阅收益还没有《大灾变》的十分之一,但裴春之写爽了——写到后面,读者越跑越多,一边跑一边嘴里骂着:作者疯了?写这么深奥几个意思?
之前集训队的童瀚哲知道这篇文是裴春之的大作后,特意前去拜读。然而就连同为物竞集训队的童同学在读到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候也忍不住私信裴春之:
“你这章都可以直接作为引力量子化导论了,读者能看懂吗?”
看不懂。但裴春之自认自己在同时准备高考和预科的情况下,还能靠忙里偷闲陆陆续续写完这本身已经相当厉害了,于是她不免在后半本书放飞自我。
简单点说,就是钱反正赚够了,起承转合先不管了,她其实是在梳理自己的物理学知识体系。
“订阅是自由的,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中罢了。”裴春之狡辩道。
“……”
童瀚哲点开小说评论区,映入眼帘的是数不清的迷茫读者。裴春之心虚地跑掉了。
还有人来找她,是浩大中文的编辑。
编辑看上去也很无奈:“你为什么后面要写得那么深奥?”
“兴致来了。”裴春之打字解释,“想法来了,忍不住想写出来。”
“你写得太深奥、太晦涩了。什么夸克色禁闭系数验证,什么引力量子化论证……读者能看懂吗?主角开挂是开挂上了,读者都搞不明白他技能是怎么运行的!”
裴春之翻了翻评论,好不容易从茫茫的恶评中找到一条好评截图给了编辑。
评论内容是:“尤其后半本写的很好,都是学术界前沿的话题,希望现实也和小说一样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编辑勃然大怒。
“还敢狡辩!你看看留这个评论的人像是业余人士吗?这不是物理学的人留的评论我把你电脑吃了!”
好吧。裴春之认罪伏栽,她是认认真真写的,绝无一点敷衍。甚至连整个路径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确实都是她以后想要研究的命题。只是为大众所广泛了解的物理大多都要到一百年以前,最实时的东西,确实很难传播开来。
编辑批评完裴春之的肆意妄为,又换了个话题:“你下一本开什么?”
“不开了。”
“?”
“真不开了。”裴春之诚恳道,“钱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