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6(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个简朴肯定是相对他如今的生活来讲的。

譬如私人飞机就不可能坐了,顶多头等舱。

秦政便笑了起来,他相信她说的是真的。不然怎么可能把避险资产都划到她名下。

于是和她商量,这次又能增加一二十亿的身家。按比例,准备再购入一两亿的避险资产。

那么,买什么呢?

闻轻道:“既然是避险,那就干脆别考虑什么投资收益了。什么稳当买什么,买黄金吧。”

秦政点头,“黄金可以买。但我在想,要不要买点美债?美债一年4%的收益还是稳当的。”

在香港的中银、汇丰买美债还是比较方便的,7万美金起购。闻轻有账户!

闻轻想了一下她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中国政府从1987年开始购买美国国债,这是外汇储备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旨在利用美国国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来管理外汇储备。自1987年起,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规模逐步增长。

这个规模估摸是以千亿计的。

跟着国家操盘,那应该是不会有错的。

她点头,“我也觉得美债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避险资产。”

而且这个买卖是自由的、匿名的。

秦政点头,“那这回就省事一点。陆续买入一亿美债,其余的买黄金。我准备从现在起,用一年的时间赎回所有抵押的资产。然后就置办这两样。”

之后应该还能有十几亿的盈余。到时候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再入手一块地皮。

有了这么多现金再去买地,心头就会踏实许多。要凑尾款,也不用像这次一样什么都抵押了。

听说他还准备买地皮,闻轻震惊地瞪大美目。

“你不是也觉得特区政府可能会出台比较强力的措施,调控房价么?”

秦政道:“ 94年的调控也不可谓不强力啊。市场不会完全受政策摆布的。而且,香港的房地产商,就所谓的'四大家族',他们也不会坐视房价被特区政府打压下去。”

所谓'四大家族',是在香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四个家族:分别是郭得胜、李兆基、李嘉诚和郑裕彤家族。

香港地皮好多都在他们手里。

他们能眼睁睁看着房价被政府调控下去?

“那你一边在特区政府上班,一边跟着房地产商干啊?”

秦政道:“特区政府里很多所谓的精英,都是出身富裕阶层的啊。各归各嘛!而且我到时候已经和公司做了切割,我不管具体事务。也不能因此就影响我的工作表现。关键,买下地皮后,政府会给一年的时间去凑集后续九成的尾款。我如果能临近回归的时候拍到一块地皮,那需要付的就是一成首付和各项税费。就现在那块这么大的,大概需要支付两三亿。”

毕竟房价一直在涨,到时候地价肯定水涨船高。估计要翻倍!

首付一年后,如果付不出尾款,地皮会被政府无偿收回。

一年的时间,怎么都够房地产政策出台并实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了。

万一到时候房价真的被打压住了,没有赚钱的预期。那就只好舍了这三亿。

不过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只是作为最坏的打算。

但如果政策无明显效果,按他这次的翻倍盈利那可就值得期待了。

这样的机会要是错过了,着实太可惜!

闻轻后槽牙鼓了鼓,两三亿!这都够买一辆最新款的商务机了。

到时候全部的避险资产也才三四亿,豪赌这一把就要两三亿。

“嗯,你如果想清楚了,那就照你说的办吧。”

她也没有像夏姐一样一起白手起家,所以话语权肯定要少些。

而且,人家都准备把三四亿的避险资产全部放到她的名下了。

等三个老的看完电影,八点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