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 2)
沈寄想了一下,行,最多她做个账本记清楚就是。
魏楹如今要刻苦攻读。
现在是六月,会试是明年的二月在京城考。
“少爷,魏家的人不会对你的考试动什么手脚吧?”
“他们还没到一手遮天的地步。而且,那些族人虽然不会为我出头,但是要同我那狼心狗肺的二叔一起下手害我倒也未必。另外,我已经请托了方学政帮忙,考试资格是没有问题的。要左右会考成绩,那除非手眼通天了。”
“嗯,那你好好复习备考,我会给你做好后勤工作的。”沈寄信誓旦旦的说,就差拍着胸脯保证了。
魏楹看她一眼,“你干嘛又叫我少爷?”
“村里的人又不知道我已经赎身了,要不然我以什么身份呆在这个家呢。”
现在户籍上可就只有他们两个了,怪怪的。
“那随你怎么叫吧。”
魏楹此时担心的却不是他的会试成绩,而是自己能不能顺利进京参加考试。
如果路上出点意外,那连喊冤都没处喊去。
翌日,魏楹去到书院把自己的身世原原本本的讲给了裴先生听。
“朗朗乾坤,竟有这等事!真是岂有此理!”
裴先生勃然大怒,顿了顿又道:“原来你是一门三进士的淮阳魏氏子弟,怪不得天生就是读书的料。”
转而又想起曾经仰慕过的书香大族居然出这样的事,而且魏楹已经被除名了,又不由得十分感慨。
“事到如今,你也只有放手一搏了。楚霸王背水一战的结果是大获成功,希望你也能如此。”
魏楹颔首,“学生明白。”
其实,要说村里人一点没有趁机占便宜的心思,那也是有的。
魏家那十几亩田地,魏大娘被抓走、魏楹眼看功名要不保的时候,就有人撺掇里正充公或是贱价变卖。
而那些佃户也未尝没有趁机不交租子的打算。
而里正算是比较见过世面,知道事情不到尘埃落定,那还做什么都不到时候,所以驳回了建议。
而那些佃户在魏楹保住功名之后也老老实实的把租子交了上来。
沈寄由此再次体会到了功名这个东西在这个时代是多么的有用。
到了八月间,胡胖子和一干生员再次往华安府参加乡试。
可惜,他再次落榜。
倒是那个王灏这次如愿成为了举人,将会和魏楹同期赴京赶考。
沈寄想到那个人的嘴脸就觉得恶心。
明明看着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可是因为心眼小嫉贤妒能,面相都有些阴险。真真的相由心生!
乡试的结果是魏楹去过县城后回来告诉沈寄的。
他作为本县的一名年轻举人,在新任知县为王灏举行的宴席上也有一个席位。
不过,他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就回房继续苦读去了。
倒是沈寄愤然了半日,那种有才无德的家伙居然也考中了。
日后要是再进一步成了进士做了官,还不知道如何的耀武扬威呢?
魏大娘不在,沈寄和魏楹过的相当于是‘同居’生活:同居于一个屋檐下,虽然是各住各的屋。
但是,沈寄已经渐渐长开,有了小姑娘的模样,不是小孩儿了。
裴先生在一次魏楹去求教之际,提出让他到自己家去住。
“这样,你我师徒可以随时讨论一些问题,你师母也能好好的照顾你。寄姐毕竟自己都是半大不小。而且,她也不算是小孩子了。”
魏楹回想了一下临走看到的、在地坝里晾晒衣服的沈寄。
她这大半个月其实把自己的衣食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