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4(1 / 2)

加入书签

住了。要让她撞上爷下厨揉面还得了。”

一边忍不住想着,爷也太惯着奶奶了。

就算是过生辰,哪有使唤男人下厨房的道理?

之前,魏大娘就过来问过他们生辰到底打算怎么过。

之前多年,也就是一碗寿面。

去年这会儿魏楹还在大理寺受刑呢。

可今年怎么还是不办呢?

今年可是二十周岁,算是成人礼啊。

第117章

魏楹回答:“母亲的冤情一日没有洗刷, 我便没有大操大办过生辰的道理。还是一碗寿面便好。”

沈寄点头附和,“是啊,姨娘, 生辰也是母难日。”

压根不是她生日, 她过不过都无所谓,关键是魏楹。

她问过了他也这么说, 看来是真心的不想大操大办。

她也就随他了。

听她们提起过世的大夫人, 魏大娘也忍不住黯然, “好人怎么就没有好报呢?”

沈寄忙拍着她的背道:“姨娘, 只要魏大哥好。父亲、母亲在天之灵就得到安慰了, 这就是他们的好报啊。”

想到这里, 沈寄怕魏大娘又跟上次一样被人利用。

便让人请她过来,把有人买通阿玲继母要进内宅对她不利的消息说了。

“她们怎么能恶毒成这样?又想用同样的招数对付你。”

魏大娘脸胀红,都快要出离愤怒了。

继而又担心的对沈寄说道:“这宅子里还有不少老宅来的人,也不知道信不信得过。小寄你千万要多加小心。”

“嗯, 我知道的。”

之前他们寻衅清退了陈复等人。

可其他人并无恶迹, 她们总不能凡是老宅赐下的仆从都撵了吧。

魏楹在旁边说道:“我有一个同僚,欠了些债。想把祖上传下来的屋子典出去换些现银还债。宅子不大,但是靠近皇城, 要不然我们就典下来搬过去住着。”

魏大娘点头, “这倒是个好法子, 只带了身边信得过的人去。不但住得单纯些, 而且楹儿也可以节省下每日在路上的功夫, 还不费银子。”

沈寄眨眨眼, “典跟租有什么差别?”

魏楹解释道:“租是按日子付租金, 而典是一次性给他银子。到了约定的日子他把银子原数奉还,咱们把房子还他。”

“这不跟当东西一个样啊。那要是到时候他凑不出银子怎么算呢?”总不能说那房子就归我们了吧。

“可以把日子往后延的。他家我去喝过酒, 宅子有些年月了。一共两进,略有些旧。不过里头的家具什么的都是好东西。整理一下住得也可以很舒服,就在朱雀大街外的紫泉街。”

“他要典多少银子?”

朱雀大街啊,那上朝可就近便了。

“六百两一年。”

沈寄疑惑道:“你们的俸禄虽然不高,但是外水跟福利一向还算可以的。还有祖上传下来的房子,他怎么就弄到这个地步了呢?”

魏楹笑笑,翰林院虽然还过得去,但毕竟是清水衙门啊。

哪里能跟真正掌实权的衙门比?

不过这些官场黑幕还是不要多说了。

“他祖上传下来不少营生,可这几代人才终于又出了他这个翰林院编修。供几代读书人的举业也颇耗费银子。而且满门书生,也不大懂得生计。渐渐的,那些产业就都易主了。只剩下祖传的宅子还在。可是他一口气娶了一妻三妾。几房妻妾争相攀比做衣服、买首饰,结果就入不敷出欠债了。”

沈寄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

魏楹失笑,这是告诉他娶多了妻妾就是这个下场呢。

魏大娘看到魏楹被沈寄吃得死死的样子,心头还是不舒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