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7(2 / 2)

加入书签

魏楹站起来,“四婶,您跟侄媳妇聊会儿天。侄儿出去散个步,你们谁要跟爹爹出去?”

小饺子和小莲蓉一起跑过来抱住他的腿。魏楹便让小厮抱上他们,跟在后头一起出去遛弯了。

小豆沙在屋里看信,连猜带蒙的看明白了大姐姐她们在为女学做准备这些事儿。

小馒头进来拍她后脑勺一下,“要不要三哥念给你听?”

“不用了三哥,只有十几个字不认得,我可以查《说文解字》。”小豆沙一副看懂了信很有成就感的样子。

小馒头摸摸她的脑袋也就出去了。既然是娘给四妹的,那就说明信上没啥犯忌讳的事儿可以随便她看。

外头四婶看着魏楹施施然带着幺儿幺女出去。

这些日子看这个出息得不得了的大侄子,就这么悠哉的在梨香苑住着,一副有妻有子万事足的模样。老宅的人都有些心塞!

如果他是六七十了,如今倒也寻常。反正他也当过丞相了,足够家门再荣耀个几十年的。可他正值壮年啊!

不过,她是不敢在梨香苑倚老卖老的,也就没说什么。

想写信问问柏儿,可老爷说如果他能看得清楚京里各方实力的角斗,就不会至今还是靠着兄长帮扶,才能坐稳五品京官了。

“大侄媳妇,芳姐儿已经被调教了二十来天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沈寄道:“族里的事这么多年都是四婶您在管。我这次回来也是暂住,没有要一直留在淮阳的意思。就还是都您管着吧。”

四婶的本意是让她去看看,芳姐儿管教成如今的样子是不是可以了。倒没想到她把话题扯到族长夫人的权限上去了。

不过,听沈寄说只是暂住,她眼睛亮了亮,“你们还是要回京的吧?”回

去好,最好是大侄子能再当丞相。那柏儿的日子也好过,族里也能更欣欣向荣。

沈寄点头,“是啊,毕竟小包子和小馒头还是要求学的嘛。离得远了,我不放心。而且将来要科举入仕,持己在京城多少还有些人脉,也能帮他们铺铺路。”

四婶一愣,这全然不提大侄子的事儿,只拿两个儿子说事是个什么意思啊?

沈寄继续道:“至于芳姐儿,如果四婶和族里的长辈觉得可以了,那自然就可以了。我以后不在淮阳,芳姐儿有个什么,也是你们受累。”

四婶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她本来是想让沈寄去看看,如果沈寄都满意了,那芳姐儿应该就能过关了。

而且将来如果出状况,也多个分担责任的人。结果沈寄一推就推了老远。

芳姐儿的事,沈寄是真的一点不想沾手的。

四婶走了,她进屋去看,小豆沙正在一本正经的对着信查《说文解字》,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听到她的脚步声便抬起头来,“娘,大姐姐她们说就差我一个了。”

“你明年直接回去读书就好。这会儿的筹备事宜,你什么都做不了。放心,你是发起人这一点肯定不会被抹煞的。将来如果写校史,我们小豆沙魏锦年肯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沈寄笑着调侃道。

小豆沙被说得赧然地笑起来,“人家不是争这个,就是想多出点力。”

“你到时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