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1 / 2)

加入书签

念叨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刘诸之前以为皇帝身子不适病了才数日不见人,眼下瞧着却也不像。

他奏对完事情便被晏惟初挥退,出门过了桥看到定北侯府的车驾,过去与谢逍打了个招呼。

谢逍在车中看书,很有耐性地等着晏惟初出来,他与刘诸不熟,也就随意寒暄了两句。

之后刘诸上车先一步离开,走了半路忽然福至心灵。

定北侯明显是在等人,能让他这般等的,想也只有他那位陛下亲自赐婚的男妻,安定伯府的世子——

等等,世子!

刘诸瞪大眼睛,糟糕,他好像发现了陛下什么不得了的秘密……

刘诸走后,崔绍和万玄矩又进来,各自禀报手头在做的事情。

人砍了是一了百了,但抄家清账远没那么简单,光是那些皇庄皇店收回再将账目理顺就需要不少时间。

更者,被抄的那几家不是宗王便是高门勋贵,资产田地庄园一个比一个多,一众办差的厂卫单单数钱就已数到手软。

晏惟初也确实收获颇丰,光是金银财帛折算下来就高达四千八百万两白银,快抵上国库两年税入了,更别提这些蛀虫在直隶一带圈下的十数万顷良田,其中有四成多都是民田,当真死不足惜。

这些还不是京中高门里最顶尖的那一批,真正的百年世家如镇国公府、宁国公府又是什么光景,可想而知。

晏惟初暂时将这事搁置到一边,问起万玄矩:“你之前给朕的那个册子里,是不是有个出身清江府的工部郎中,家里祖祖辈辈都在清江府的船厂里做工,他似乎对海船建造之术颇有心得?”

万玄矩没想到皇帝还注意到了这种细节,很快想明白,讨好说:“倒是没错,他本事不错,就是文章写的不好,屡试不第,奴婢爱惜人才,才给了他个机会……”

把卖官鬻爵说得这般清新脱俗,也只有脸皮厚如这位万公公了。

晏惟初懒得跟他计较,淡淡“嗯”了声,当场下旨,将这人提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平津地方兼管船政。

平津是摄政王之前的封地,烂到根子上了,都指挥使、布政使和按察使这次被晏惟初一起撸了,索性派个好拿捏的人过去任巡抚,重点是能接手平津的造船厂。

平津船厂是北方最大的造船厂,可惜自他曾祖成宗皇帝施行全面海禁后这船厂便已没落,后才落到了摄政王手里。

他这位摄政王叔私下偷造大型商船带头出海走私,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

他抄回的那些银子,有近四成都是他摄政王叔贡献的,呵……

这钱该轮到他亲自来赚了。

晏惟初还在想着另一件事,一个有本事的能人,只因为文章写得不好屡屡落第,最后被逼得只能向太监行贿来换取官职,当真滑稽。

他这个皇帝不是无人可用,是真正能走到他跟前的人太少了。

半个时辰后,谢逍正闭目养神,有人来传口谕,说陛下要召见他。

“陛下还宣了安定伯,侯爷您是先进去还是等安定伯一块?”

谢逍虽有些担心晏惟初,但陛下既然传召他和安定伯一同面圣,他现在进去也不合适,更见不到晏惟初,索性说等安定伯来了一起。

边慎来得也快,见到谢逍后问他:“你一早就陪淳儿来了这里?一直在这等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