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7(2 / 2)

加入书签

“陪了。”

谢绝娣牵着他的手,又问着:“那你没给家里挣钱吗?”

“挣了!”江东阳伸手比了一个巴掌,“我这次最少能挣五十块钱呢。”

“那不就行了。”谢绝娣伸手落在他的手背上,“你没必要和其他男人比,也不需要去听外面人说的那些话,只有我,我才知道你做了什么,为这个家付出了什么。”

她慎重的道:“江东阳,你做的从来不比别人少,也不比别人差。”

她有眼睛能去看,她也有心能去感受。

甭管外面怎么说,她自己知道就好。

“媳妇!”江东阳又是一个俯身,双手箍着媳妇的腰身,整个人圈在她的怀里,他现在只觉得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嫁……不对,是娶对了人!

……

两天工夫,何泽兰替儿子收拾出两大包袱,“正好东阳一块过去,就把东西顺便带过去,过段日子就得变天,不准备充足些感冒了怎么办?”

除了被褥和床套之外,还有两身冬衣。

衣服里面特意塞了些棉花,还用布料补了一些,穿着暖和才能好好干活。

“成成,反正坐车过去也不费事。”江东阳这点忙还是会帮,实在是扛不起了大不了堆愣大个身上,反正他那个大块头扛压。

“对嘛。”何泽兰听他这么一说更高兴了,都想着要不要再塞点什么进去,不过这下江东阳拦住了她,“一些常用的家什就算了,生产大队那边应该会有些安排,等过去了先看看都准备了些什么,再备一些没有的送过去,也省得重了。”

何泽兰一听就放下了手里的东西,重重点着头,“你说得对。”

江东阳笑了笑。

他们家能其乐融融,除了他在其中周旋之外也有何阿姨的缘故,何阿姨或许算不上特聪明,但有一点特别好,她很听劝。

她或许知道自己有些事做不好,所以很乐于听别人的意见,就算有些意见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她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听取。

当然何阿姨也不是所有人的意见都会听,外人说的那些屁话自然不会听。

这会天还早,家里还有些人没起来,两兄弟收拾完后就打算往车站去,何泽兰跟着送了一程路,路上趁着没人在的时候她小声地对继子说着,“东阳啊,你弟弟年纪也不小了,你说他这次去乡下能不能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我想着咱们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女方性格好娘家也没太多负担就成。”

这是她想了两宿才想出来的。

程华在城里找不到对象,在生产大队应该可以吧?

她要求也不高,寻常姑娘家就行,只要人品好娘家又没有太多的负担。

而且程华以后得经常待在永安大队,在当地找个对象更能融入到大队中,到时候岳丈家说不准还能帮他撑撑腰。

“何阿姨,你这想的也太远了。”江东阳可没有当媒人的兴趣,他摇了摇头说着,“这事顺其自然的好,你先让程华把工作做好,工作的事都还没开始你就让他急匆匆找对象,万一找了一个不合适的他以后都不知道该怎么在生产大队待下去。”

他知道何阿姨在着急什么,但这事根本就不着急。

他是亲身经历过的,下乡潮一来,有一个工作指标的重要性他就不用多说了,那是完全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哪怕养蜂人的工资不高,工作地点又是在永安大队,可一旦程华有工作指标的这件事传出去,那绝对就是一个香馍馍。

但他觉得这事不着急。

因为该着急的本身就不是程华,何阿姨也没必要把姿态放得那么低,程华确实有缺陷,但看人总不能只看缺点不看优点吧?

程华的缺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