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6章 有来有回(2 / 2)

加入书签

带孙鲁班,是因为此番又要着力于对吴之事了,带她日常沟通聊以解闷。而其他四女都颇受宠爱,也有些想要让她们开枝散叶的意思。

这两年间,毛嫔又为曹睿诞下一女,唤作曹葳。出身河东贾氏的贾逵之女贾承,为曹睿诞下一子,唤作曹合。又有一名陈美人诞下一女曹阡。这一男二女,便是太和五年丶太和六年宫中的新成员了。

曹睿纵使再不愿起,但这种国事还是不应耽搁的。人都有惰性,懒了一次就想再懒第二次,直到彻底惰政丶懒政,直到无可收拾。

打着这样的念头,曹睿勉力来到了书房中,枢密右监刘晔和值夜的阁臣董昭是最先到的,又有虎卫前往曹真丶司马懿丶陈矫三名阁臣的家中各自召唤,几人接到召见讯息之后不敢耽搁,也都在第一时间赶了过来。

曹睿道:「都没睡醒吧?朕也一样。本不想叫你们的,但朕都亲自起来了,让你们动一动大驾也是难免的事情。」

「陛下说笑了。」曹真拱手:「方才虎卫来臣处寻臣之时,只说是有紧要军情,却不知是何事情?」

「人齐了,刘卿便说吧。」曹睿打了个哈欠,伸手胡乱朝着刘晔指了一指,而后又把身子倒在了躺椅上。值夜的钟毓还贴心的拿来一张毛毡毯,盖在了曹睿的腿上。

刘晔点了点头:「诸公,徐州刺史薛悌和虎牙将军夏侯献共同来报,称吴军攻破利城和朐县后大掠城池,而后退却。此事是薛悌率军急速赶到之后东海郡后才得知的……」

曹睿冷着面孔:「若孙权当真占了城池,朕还算他在大的战略上给朕下了一手好棋。可他派人上岸破城掳掠人口丶抢夺资财,这是朕万万不可忍受的!」

曹真毫不犹豫看向刘晔:「子扬将军报与我看看。」

「大将军请。」刘晔走到曹真身前,将军报递了出去。

曹真眉头愈来愈皱:「吴兵劫掠后便上船,此等行径与海贼山贼又有何异?不过臣以为吴军虽然上船,但这并不代表吴军会乘船退却。」

「倘若大魏真的退兵不理,吴军再上岸或到别处做些歹事也并未可知!」

「臣附议。」董昭也随即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夏侯献与薛悌所督的军队共一万步骑,足矣应对彼处的局势了。夏侯献既然去了,就应带着骑兵留在彼处,暂时不动,以备非常之需!」

曹睿将目光移向司马懿和陈矫的方向:「陈卿此前不是建议朕派水师与吴军作战吗?现在听此军情,又有何言语?」

陈矫道:「吴军行此狡黠之举,无非想攻大魏之不备罢了。臣以为方才大将军和董公二人所言极是,一方面让夏侯献丶薛悌二人严加守备,另一方面还是让楼船将军沿着海岸北上,到东海郡外迎敌作战!」

「大魏花了这麽多资财培养水军,航行倭国非战之胜,终究还是要水军与吴军打过一场才是。」

「甚合朕意。」曹睿点头,复又看向司马懿:「司空可有要补充的了?」

司马懿面色平静的说道:「方才三位已经尽数说的透彻,臣也无其他意见。」

司马懿脸上虽然看不出什麽,但内心之中还是起了不悦之感。以往自己和卫臻丶辛毗同在东阁的时候,有什麽事情陛下都会先问自己,今日如何能先问陈矫?却又让自己补充?

越是位于高位的官员,对这种发言顺序就越是敏感。不仅是顺序,其他字句也能代表着很多信息。

『看来子元还是对的。』司马懿心中暗叹一声。

曹睿道:「有薛悌的五千州郡兵和夏侯献的五千骑兵在东海郡,朕对陆上的局势并不担心,倒是对海上的情形有些忧虑。」

刘晔拱手说道:「陛下,海上广阔,多几艘船少几艘船并无太大区别,二十艘已然足够了。楼船将军领兵出发之前,枢密院已经为他制定了此番行军的方案。」

「接敌之时,只要努力冲散敌船阵型,斩获一到两艘以上就是胜利。」刘晔补充道:「大海实在广阔无边,若第一击不中,后面就很难再追了。我们对吴军此番所派船只是何种类型还不清楚。」

曹睿叹了一声:「也只能这样了。临阵对敌,虽在海上亦是以勇气为先,也不知朕的这位皇叔能不能拿出他向朕许诺之时的魄力来。」

「不过,」曹睿扯下毯子,从躺椅上站起:「孙权此番行径属实恶心到朕了,来而不往非礼也!西阁丶枢密院,限你们三日之内拿出方案来。孙权袭扰朕的东海郡,他在海边的吴郡丶会稽等郡早晚大魏也要派船去的!」

「遵旨!」曹真丶董昭丶刘晔三人纷纷拱手应下。

司马懿此时说道:「陛下,孙权如此行事,臣以为大魏若是效仿他一般掳掠,未免会失了朝廷体统。」

曹睿轻笑一声:「什麽体统,打的孙权不能出海才是最大的体统!司空这般守礼,可却不该对孙权这种人守礼!」

「是。」司马懿拱手应道。(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