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1章 风景两异(2 / 2)

加入书签

而顾雍心知,朱氏丶虞氏被诛杀这一事情,会使得已经临危的朝局再一次动荡起来。

而这也已经不是自己起复所能平息下去的了。

顾雍甚至私下里揣度,孙权本意并没有要杀朱据的意思,只是失手将朱据打死了之后,为了斩草除根,故而坐实了朱据的罪行,将其阖族诛杀。

他已经没有勇气再去抗辩半点了。

而回到丹徒丶住进行宫里的孙权,也终于可以放松些许,安排接下来的国事了。不过孙权议事的第一项,却并非军事和政事,而是潘浚的身后之事。

孙权轻声说道:「承明是为朕而死。朕记得清楚,承明赤足提剑,素衣上前,以一人之力欲阻叛军,实乃朕之心腹股肱丶社稷之臣。」

「承明的爵位是刘阳侯,朕欲使其哀荣,追封承明为豫章郡公,追赐为司空。诸卿以为如何?」

潘浚原本的爵位是刘阳侯,属于长沙郡的范畴,而豫章郡就在刘阳县的隔壁。以一郡之地追封,又是追封公爵丶追赐司空,属实开了吴国的先例。

若是此前的顾雍,说不得还会谏言几句,说恩赏过度了。但今日的顾雍并不愿多事,当即表示赞同。

徐详是当夜的亲历者,孙韶只听孙权之语,二人虽明知不合礼制,却没有半点劝谏之言。

而当孙权谈及战事和军事分派,以及如何安定族诛朱氏丶虞氏之后的朝局,顾雍丶徐详丶孙韶三人也并没有提一丁点不同的意见,只要孙权说什麽丶问什麽,三人尽皆表示同意丶拥护丶支持丶赞许……

最⊥新⊥小⊥说⊥在⊥⊥⊥首⊥发!

孙权本想让三人说点不同意见,但抬头一看,顾雍满脸写着谨小慎微,孙韶则是事不关己,徐详则是心不在焉,孙权长叹了一声,也不再对这三人有什麽更多要求。

「咳」。

孙权清了清嗓子,看向三人:「既然魏军欲攻堂邑,堂邑是丹徒江北大吴所驻唯一一座城池,不可失去。」

「朕以为,应当遣兵渡江在涂口与魏军对峙,与留赞协助守城,以保住堂邑这处在江北的重要节点。若丧了堂邑,大吴扬州在江北也就只剩一个濡须了。」

「你们三人意下如何?」

孙韶作沉思状,过了几瞬,拱手复述了一遍:「陛下圣明!堂邑不可失去,确实应当派得力将领在彼处协助留赞防守。」

顾雍也应道:「陛下此言极善,臣赞同。」

「臣也赞同。」徐详道。

孙权又问:「那朕叫谁来守?全子璜如何?有朱义封在濡须,全子璜暂时临江调到涂口应也无虞。」

「卫将军国家名将,臣也以为此事当请卫将军来做。」孙韶继续表示赞同。

顾雍则拱手说道:「如今魏军兵压扬州,陛下将车骑将军从荆州带来,确是精妙之举。有了朱车骑在濡须,芜湖的卫将军也能抽出身来了。论与魏军相持,卫将军经验最丰,堪当此任。」

徐详也道:「臣也赞同。」

孙权只觉一阵无力感袭来。

增兵也好,用全琮也罢,不是什麽问题。

可他明确感觉到了这三人的敷衍。但孙权又能做些什麽呢?这三人尚且如此,朝中其他臣子又当如何?(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