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汴京的惧内竞赛(2 / 2)
不然,早有人把『少正卯』的帽子,扣到沈括头上了!
就像他们现在将蒲宗孟称作『当代少正卯』一般。
而蒲宗孟是宰相,有自己的基本盘(汴京豪商外戚工商集团),还有王安石丶章惇的支持,以及赵煦的袒护。
沈括有什麽?
他手下只有一个专一制造军器局,而专一制造军器局内部,技术官僚居多。
好多还是从伎术官转过来的。
在朝堂上,根本没有什麽声量和力量。
他背后更有没有一个强大丶稳固的利益集团。
这就意味着,他一旦被围攻,就会被群殴。
赵煦的支持,最多能让他有自保之力。
可是,当一个技术官员,被朝野围攻的时候,皇帝的支持,其实已经起不到什麽作用了。
因为,这个人将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做其他事情了。
而在这个时候,向太后忽然站出来,主动吸引火力,展现她对张氏的宠爱,就很恰当了。
因为,历史已经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别和太后犟!
尤其是不要去和一个掌权的太后的犟!
惹祸了她,你是顶不住的!
因为,只有皇帝才会讲大局。
而太后?
无论是吕后还是武后,不管是章献明肃还是慈圣光献。
惹毛了她们,真发起飙来,一道旨意落下,是会要人命的!
而且,死了白死!
孝道大于天!
太后要杀的人,哪怕是皇帝也保不住。
所以,当向太后出面,和张氏亲厚起来后,舆论场针对沈括的指责,虽然依旧如故。
但终究没有人敢扣沈括『少正卯』的帽子。
最多,骂几句『技巧小人』丶『奇技淫巧之辈』。
同时,御史台也好,谏院的谏官也罢。
对于沈括的弹劾和攻击,也一直在合理范围中。
当然,这也和目前,沈括以及他所鼓吹宣扬的『格物致知之学』的影响力很有限有关。
不然的话……
恐怕新党和旧党,都不会容忍。
也正是因此,赵煦经常的配合着向太后,总是会有意无意的在那些表演『惧内』人设的大臣们面前,提起他们『惧内』的事情。
意在告诉朝野——你们的小动作,朕和太后都看到了!
这使得这些人表演的更加积极丶主动。
于是,朝野内外,那些蠢蠢欲动的想要攻击沈括的人,自然而然的就缩了回去。
毕竟,大家千里迢迢的来汴京,是为了升官发财,封妻荫子。
而不是来当强项令,做自爆卡车的。
何况,比起沈括和他的格物学。
毋庸置疑,还是蒲宗孟和他宣扬的『涓滴理财学』更加可恨,也更显异端!
心里面想着这些事情,赵煦就问道:「冯节度,近来身体可好?」
「回禀陛下,泰山大人,老当益壮,近来奉诏编修《元佑大典》以来,深感皇恩厚重,每日五更不到便已起床,前往《元佑大典》书局……直到日暮方才归家……」
赵煦笑了起来:「元老,公忠体国,诚为天下楷模!」
他知道的,蔡懋说的是事实。
无论冯京,还是张方平,在受了旨意,开始储备丶组建元佑大典书局后。
就彻底的进入了工作状态!
甚至,连人都年轻了十几岁!
特别是冯京,每天都是精神矍铄,一副还能为大宋社稷奉献三十年的模样!
这简直是医学奇迹!
但,这就是权力生物的天性!
有权就有生命!
想当初,韩绛还是宰相的时候,尽管身体已经不好了,但他每次上衙,都是骑着马进的皇城。
等他辞相后,没到半个月,身体就直接垮了,开始进入生病-治疗-病情加重-治疗-卧床-不能再起的恶性循环。
赵煦对此,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他对蔡懋道:「卿既侍奉冯节度,那便帮朕给节度带上这张札子吧!」
说着,赵煦身边的童贯,就将一张抄录好的札子,递给了蔡懋。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