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7章 清歌罢,战鼓起!最後的蛙水城(1 / 2)
第1647章 清歌罢,战鼓起!最后的蛙水城
夜风从山谷中拂上高原,带来四野玉米田与香草花的气息,又带着淡淡的血气与烟气。夜幕如厚重的织布,罩住了萨波特克的瓦哈卡谷地。王帐之中,修洛特仰头望去,就见繁星宛如玛瑙玉珠,嵌在天神织就的黑布之上,正是跨越千年的浩荡银河。而他再环顾左右,入眼却是商周先秦般古老的部族风格,时刻提醒着他,那是回不去的沧海桑田。
「哗!哗!」
山风吹过王帐,王帐中铺着深红色的毛毯,还有涂绘羽毛图纹的席垫。中央置有一只黑陶火盆,火苗微跳,映出帐顶羽饰的倒影。一侧是亲王的豹皮坐垫,上饰一圈翠绿羽圈,象徵统治者的权威与太阳神的护佑。靠垫之上,横陈一把刻有火神图腾的权杖,杖首镶嵌绿松石与金片,映着火光熠熠生辉。
旁边的木案上,排列着几件神圣的器物:一只小巧的玉杯盛着可可汁,一枚象徵战争之神的骨饰吊坠,和几块红玉与黄玉制成的祭石。帐后角处,静放着装羽冠与披肩的木箱,盖上雕有繁复的祖先之蛇。而一面与墨西加风格结合的八卦图纹旗帜,就垂挂在木箱之上。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一刻,修洛特心绪起伏。他背对着医女彩善,声音幽幽,念出一句晦涩的诗文。他的语调很是奇怪,就像许多年未曾开启的石门,缓缓打开了心扉。而后,那门后深藏的世界一闪而过,帐中只有彩善悠扬的歌声回荡。
「天临宝历,圣泽敷明,日月重光万国宁。
山河共固,礼乐同清,胙土绥疆,万宇欢声。
班瑞麟趾,怀柔凤鸣,瑞气层层接紫冥。
戎马销声,田畴丰盈,歌钟一曲,乐动长春,化被升平!」
这一首是《长春乐·喜升平》,讲述的是天子削除天下群雄,确立天命与正统。「胙土绥疆」,就是天子对地方的安抚丶羁縻与分封。而「班瑞麟趾」,就是各地显出祥瑞。「戎马销声」,则是兵戈结束,天下归于太平。
修洛特默默听完,神色变幻,像是在与来自大明的儒者对话。这首乐歌的内容,其实与墨西加天下的情形有些相合。按照明代理学儒家的理念,削除群雄,统一山河后,就该马放南山丶罢兵息武,寻求「天下升平的文治」,以求国家上下的稳固。
这种政治理念,是与华夏天下相对闭塞的山河地理所对应的。当辽阔的华夏大地统一后,除了北方草原外,就基本再无外部的威胁,更遥远的征服往往成本高昂,入不敷出。而如何维系庞大帝国的内部稳定,养活飞快增长的帝国人口?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治政核心。这时候,士族对内的文治经营,就将取代将领丶宦官对外的军事扩张。
而等这种转型后,由士族文官治政的帝国体制,又进一步让对外扩张变得成本高昂,难以维系。但是这种「文治」,却能最大程度稳定帝国的核心领土,维系汉地的秩序安稳与富庶繁荣!
对墨西加天下来说,同样的问题,其实也已经跃然纸上。等征服了瓦哈卡萨波特克丶海滨萨波特克后,联盟与王国军功授爵的战争体制,又该如何继续维系呢?是继续滚滚向前,还是到了重新改革的时候?可墨西加天下的地理情形,所面对的辽阔南北美洲,还有欧陆源源不断的入侵与殖民,却是与天朝截然不同啊!
「唱得很好。还有吗?」
「大人还要听吗?小婢还会一首《长春乐·平寇章》,或许能合上外间的场景。只是在宫中很少唱这首,可能唱的不大好。」
「嗯!唱吧。记住,以后不要自称小婢,可以称下官。」
「啊这.是!下.官从命。」
医女彩善伏地行礼,看着「先知大人」的背影,就像看到了冬雪的白山。但这白山远看冷肃,轻轻触碰,却似乎没那麽寒冷。她清了清嗓子,深呼吸了几下,又继续唱道。
「赫赫天威,照耀穷荒,旌节重开朔漠疆。
旌旗卷尽,剑戟无光,四夷肃听,万里无殃。
将军效命,勇士争强,铁骑南征北扫忙。
凯歌响彻,烽火初凉,功归社稷,德洽穹苍,永息刀枪!」
还是一样安平的调子,一样平和的歌声。哪怕写的是铁甲铿锵的武事,也依然是以「永息刀枪」为结尾。这种大明雅乐,是礼仪规章的大成,在政治思想与理念上,绝不会偏出儒家治平的主旨。而「功归社稷,德洽穹苍」,同样是在点明,无论再大的军功,也是归于皇帝天命,归于文德教化。这是大明士族天下的根子,是决不允许改变的。
修洛特垂目不语,平静的倾听着,直到彩善的清歌唱完,轻声的请示道。
「大人,还要听吗?」
「嗯除了这些大明的平和雅乐,你还会其他的大明乐曲吗?」
「啊!还会一点唐诗宋词,但念得不大准。另外,还有一些从大明上国回来的士人,仿着唐诗的风格,写了些七言,在宫中传唱」
「嗯,那就唱两首起伏的,不要这麽平。哀一些也无妨。」
「是!大人,那我就先唱一首《乡山月·寄明京》吧!然后,再唱两首上国的诗词.」
「可。」
闻言,医女彩善换了副姿态,脸上露出凄切的伤感,仰头望着王帐的天顶。她对着那一轮半圆的山月,想像着朝鲜故国的情形,哀切柔美丶发自内心的歌唱道。
「十里长亭水一湾,黄云古道思无端。断雁西飞传旧梦,梅花东望寄寒山。
松竹冷风犹似故,山川遥隔不胜看。故国人声今夜里,只应随月到江南~~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