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4章 这手术难麽?我上我也行啊(1 / 2)

加入书签

第764章 这手术难麽?我上我也行啊

「怎麽会。」罗浩笑道,「远程手术已经开始了,有顾主任看着呢。」

直到罗浩给李秋波指了指,他才看见有一双机械臂,机械臂连着无线信号,机器那面是远在1240公里之外的顾怀明顾主任。

就这麽开始了?

李秋波有些恍惚,难道不需要什麽仪式麽。

在他看来,这种对东莲矿总来讲有划时代意义的手术,至少要自己这个院长和孙书记其中一人到场,说几句场面话再开始。

可没想到的是就这麽便开始了。

简单的跟闹着玩似的。

「没问题吧。」李秋波低声问道。

「看手术吧。」罗浩微微一笑,手轻轻按在李秋波的后背上。

罗浩的手掌稳稳地拍了拍李秋波的后背,那股温热透过皮肤传来,像是冬日里突然捧住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暖意从指间一直蔓延到心口。

「秋波院长,您放心。「罗浩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他掌心的温度异常恒定,既不会烫得人难受,又持续散发着令人安心的热度,仿佛内里藏着一块精心调校过的恒温晶片。

李秋波不自觉地松开了紧握的拳头——他都没意识到自己刚才一直攥着拳。

罗浩的手温像是有魔力,让他紧绷的后颈肌肉都跟着放松下来。

那热度不似发烧病人的燥热,而是种充满生命力的温暖,让人想起晒透阳光的棉被,或者老中医说的「阳气足「。

当罗浩轻轻拍他手背时,动作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力道,却又保留了恰到好处的克制。

每一拍都像在说:天塌不下来,有我顶着。

「嗯。」李秋波点了点头,见机械臂已经动了,他专心观看手术。

手术室内弥漫着无菌消毒液的气味,无影灯将术野照得如同白昼。

主刀AI机器人戴着浅蓝色无菌口罩和手套,机械臂微微悬停,光学镜头不断调节着焦距。

「开始吧。「顾怀明主任的声音通过5G信号传来,带着特有的沉稳。

原本主刀的ai机器人侧身半步,从主刀术者变成二助,没有一丝迟缓。

顾主任操控的机械手指轻轻提起心包膜,剪刀沿着主动脉平行方向剪开,露出那颗跳动着的心脏。

在无影灯下,右心房壁隐约可见一个不规则的凸起,随着心跳微微颤动。

呃~~~

李秋波愕然。

那可是1200多公里外,身在帝都912医院的顾怀明顾主任!

要是不知道的话,把机械臂想像成双手,似乎也没什麽不对的。距离,似乎并不存在,顾怀明就站在手术室里做手术。

「冷灌准备。「随着顾主任的指令,二助ai机器人接过停跳液灌注管。

当冰凉的液体注入冠状动脉时,那颗跳动的心脏渐渐安静下来,最终变成一团静止的肌肉。监护仪上的心电图拉出一条笔直的绿线。

「小螺号,仔细看。「顾主任的声音带着些古怪,他仿佛正在给罗浩上一堂示教课,「我知道你心外科手术做的好,但心脏粘液瘤的手术,你是不是没接触过?」

「顾主任,您在澳大利亚的时候带着一个助手一天做4台,最后都做恶心了。」罗浩笑道,「我听老板说过。」

「那时候可真不容易。」顾怀明的语气轻松自若,仿佛面对的不是高难度的外科手术,而是一台简简单单的普通手术似的。

「那我开始了。」

呃~这都没开始麽?李秋波真心想不懂顶级术者的思维。

在他看来,体外循环那步就已经步步危机。

手术室内,因为顾怀明的一句话,空气仿佛凝固。

顾怀明远在帝都912的操控舱内,手指轻轻覆在力反馈手套上,感受着数千公里外传来的每一丝触感。

「右心房切口。「他低声说道,声音通过5G网络清晰地传到手术室。

机械臂的尖端,那把微型剪刀缓缓张开。

刀锋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薄得几乎透明。

当剪刀触及柔软的心房壁时,顾怀明的手指微微颤抖了一下——通过力反馈系统,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心脏组织的弹性和温度,就像亲手触碰一样真实。

小螺号做的这玩意真挺不错的,顾怀明不是第一次远程手术,而罗浩这面的远程手术设备却是最好用的。

甚至!罗浩还有多馀的力量模拟「触感」。

和站在手术台上做手术没什麽区别啊,顾怀明心中感叹。

「3号位,放大40倍。「顾怀明轻声命令。

机械臂上的光学镜头立即调整,手术视野在显示器上骤然放大。他看见心房壁上细小的血管像树枝一样分叉,随着每一次体外循环泵的搏动轻微起伏。

剪刀尖端轻轻压在预定切口位置,顾怀明屏住呼吸。

他的食指和拇指轻轻并拢,机械剪刀随之缓缓闭合。锋利的刀锋像切开奶油般平滑地划开心房壁,露出下方珍珠色的瘤体。

「漂亮。「罗浩轻声赞叹,不吝夸奖。

顾怀明刚刚那一刀的切口精准地位于瘤体边缘2mm处,既不会伤及瘤体,又为后续操作留足了空间。

一滴血珠刚要渗出,就被机械臂上自带的微型吸引器瞬间吸走。

顾怀明没有停下,他的手腕以几乎不可察觉的幅度旋转着,剪刀沿着预定路线继续前进。

每前进1cm,他都会停顿0.5秒,让一助ai机器人用微型拉钩轻轻牵开切口边缘。

两个机械臂的配合天衣无缝,就像顾怀明同时拥有四只手一样协调。

当剪刀行进到关键位置——靠近心房间隔处时,顾怀明的动作变得更加谨慎。

他的手指几乎悬停在操控手套上方,仅用指尖最细微的动作引导机械剪刀。在这里,哪怕0.1毫米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传导束损伤。

「电凝准备。「他轻声说。

剪刀尖端精准地避开一根正在渗血的细小血管,与此同时,一助ai机器人的机械手指已经递上微型电凝笔。

随着「滋「的一声轻响,血管被完美封闭,没有一丝多馀的灼伤。

最后3cm的切口是最考验技术的部分。

瘤体在这里与心房间隔紧密粘连,顾怀明不得不改变剪刀的角度。

他的左手在操控台上轻点,机械臂立即调整到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人类手腕角度。剪刀尖端以45度斜角小心前进,像拆弹专家剪断引线般谨慎。

当最后一个粘连点被分离,切口完美闭合成一个标准的椭圆形时,顾怀明终于长舒一口气。

他的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通过显示屏,他能清晰地看到暴露在外的粘液瘤——那颗珍珠般的瘤体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表面密布的血管网如同活物般微微搏动。

「比影像上看到的要棘手啊。「顾主任轻声道。

机械手指小心翼翼地探查着瘤体根部,动作轻柔得像在拆解一个精致的蝴蝶结。

二助AI机器人的机械臂忽然悬停在半空,光学镜头急速调节着焦距,将瘤体根部的细微结构放大数百倍投射在全息屏幕上。

顾怀明在BJ的操控舱内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仔细观察。

小螺号的确是术者,术者弄出来的东西和普通工程师弄出来的完全不一样。

不说别的,单是4k显微影像就让顾怀明如沐春风。

以往要带显微镜,虽然看的清楚,可怎麽都不如眼前的4k显微影像。

4K显微影像将手术视野放大得纤毫毕现——粘液瘤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包膜,在冷光源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

包膜下密布的毛细血管网清晰可见,最细的分支直径不足10微米,像覆着一层淡红色的霜花。

瘤体根部与心房间隔的连接处,结缔组织纤维呈现出淡黄色的树根状结构。每条纤维的走向都在屏幕上清晰可辨:主要附着带约2mm宽,纤维排列紧密如梳齿;次要粘连点呈放射状分布,最细的仅有3-4根胶原纤维;危险区域的希氏束纤维泛着特殊的银蓝色光泽;微血管断端渗出极细微的血珠,在放大400倍后如同红宝石般醒目。

影像边缘实时显示着精确到0.01mm的刻度标尺,而伪彩增强功能将不同组织类型染成区分色:

心肌组织:浅粉色

瘤体包膜:淡青色

传导束纤维:明黄色

血管结构:深红色

当机械剪刀接触组织时,压力传感器将触觉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力场波纹,在屏幕上漾开一圈圈淡绿色的同心圆。

每次电凝产生的热影响区,则会瞬间泛起橙红色的光晕,又在0.3秒内恢复为安全蓝色。

这特麽简直太贴心了一点,远在帝都的顾怀明心中感叹。

一个远程手术的设备竟然将手术难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现在哪怕是自己手下新晋的带组教授怕是都能轻而易举的完成这台手术。

要是自己年轻时候有这种仪器的辅助……顾怀明心里悠悠的想了想,随后开始继续手术。

透过4K显微影像,他看到粘液瘤最深处的附着点像树根般深深扎进心房间隔,几条细若游丝的传导束在瘤体边缘若隐若现。最危险的那根希氏束距离瘤体根部仅有0.3毫米——比头发丝还细的距离。

「切换至亚毫米模式。「顾怀明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机械手指立即调整握持角度,显微剪刀的刃口在无影灯下泛着幽蓝的冷光。

当剪刀尖端触及第一处附着纤维时,二助ai机器人的触觉传感器将组织质感转化为数据流,让千里之外的顾怀明指尖感受到细微的韧性变化。

「电凝笔,30%功率。「顾主任的指令刚落,一助ai机器人已经递上调整好的器械。

机械手指以45度角轻轻挑起一根血管,电凝笔尖端精确对准后发出「滋「的轻响。烧灼产生的青烟还未升起,就被内置吸雾器瞬间抽走。

最精妙的分离发生在第三处致密粘连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