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提前布局(2 / 2)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这年头的「全国劳模」,那真是偶像级别的存在,不管去到哪个单位,都得给三分面子。
后世的劳模?谁理你啊?
陈凡可以不升职,他现在的位置已经够高的了,以他的年纪,自己都觉得有点高处不胜寒。
也不在乎能拿多少钱,反正他也不缺钱。
但是他想继续在单位上逍遥自在,办点事别的单位还能给面子,那就必须继续做出成绩来。
写书出书是名,但名只是自己的,更重要的,是能为单位带去「利」,单位才会给他提供方便。
其实老师调他去大学教书,何青生话里话外的也建议他过去,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没什麽感觉,后来他自己也慢慢琢磨出点东西来。
像「文学函授中心」这种可以推广文学教育丶普及文学素养的事情,虽然也是「利」,但以后还是不要做了。再做一两个这种项目,上上下下的人都难受,都不知道该让他往哪里升。
但是创汇不一样,现在还不是以「经济」为中心的时候,这种事情做得再好,也不会是「政绩」,可单位里面所有人都会很喜欢。
这种事自然是多多益善。
创汇越多,他在单位上就越受欢迎,那他「自由人」的地位,也就越稳固,哪怕有个别不长眼的不服气,也自然会有人替他辨经。
想到这里,他的视线不禁看向姜甜甜,嘴角也浮现一抹笑意。
姜丽丽是他未婚妻没错,却没有办婚礼丶领证,住在他家里已经有点不太合规矩,连着大姨子也一起住进去,放在其他人身上,恐怕早就风言风语满天飞。
但是在他身上,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半点闲言碎语,不就是大部分人都会在脑子里,自动替他合理化麽。
看看,连姜甜甜出书,都成了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
虽然说是事实,可闲言碎语会管你是不是事实?
之所以是现在这种情况,还不是因为跟陈副主席「高风亮节」有关。
自己创汇不说,还开放手里的资源,带动其他作家共同创汇,这不是高风亮节是什麽?
这样的大贤,会干出那些阴私事?不可能嘛。
周亚丽这时候也理解了陈凡的意思,不过她还是有点不明白里面的关窍,便撇着嘴小声嘟囔,「这不就是花钱买平安嘛。」
陈凡回过头来,摇头笑道,「可不是这样的哦。」
周亚丽瞪大眼睛,「难道不是?」
陈凡笑着摇摇头,「你看啊,我是文化系统的,我以前也是卫生系统的,但是去了深圳,手握重权的梁总,为什麽会给我几分面子,还那麽客气?」
周亚丽立刻说道,「他还不是想要我的投资,你是我老弟,他敢不给你面子?」
陈凡又笑着摇摇头,说道,「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全国一盘棋,刚才我也说了,国内的社会就是一个大集体,只要你是单位里的人,那就是这个大集体里的人,他跟我都是。
我自认也有几分名气,这两年也做出过一些成绩,虽然他跟我不是一个系统,但对于这些名气和成绩,他都得认,至于原因,……」
周亚丽若有所思地打断他的话,或者说,接着他的话,说道,「因为你们是一个大集体里的人?」
陈凡轻轻点头,「然也。」
至于说,一个知名作家既能成就他丶也能败坏他,这个就不用提了。成也好丶败也好,这种事都不方便拿到明处说,双方心知肚明就行。
顿了两秒,陈凡看了看还在陷入沉思的周亚丽,继续说道,「另一方面,我做出的这些成绩,换回来的可不仅仅是『自由人』的便利,更多的会成为我的『资源』。
咱们的公司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内地发展,以后肯定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资源,虽然也能发展,但也避免不了一些麻烦,有的麻烦甚至会让你感到棘手,甚至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
可有了这些资源,情况就会有显着的不同。」
陈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轻轻哈了口气,转头看向还在玩游戏的两姐妹,笑道,「你在前,我在后。你办不了的事情,我能办,你解决不了的人,我可以,谁敢不给你面子,就是不给我面子,敢不给我面子的,我就能让他们没面子。」
从编着《急救手册》开始,到在机械厂设计汽车,再到作协的一桩桩成绩,真当他做的事都是在做奉献?
这些事情背后积攒的人脉丶资源,乃至于他如今名传海外的名气,都是他敢说这番话的底气。
只要是他自己占住道理,就没人能欺负得了他。
在这方面,连茅老丶巴老都不敢说比他强,毕竟他们只是单纯的文人,而陈凡可不是!
机械系统丶卫生系统,都是他的「后盾」。
虽然他没有去用心经营,但借势而为丶随手下的几颗棋子,再将这些整合起来,便能化为他自身的底蕴。
这就是一个穿越者的眼光和优势。
不过这种爽感,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就让别人继续保持:陈作家是「年轻本事大丶人好还好说话」的人设印象吧。
虽然周亚丽还是不能完全明白陈凡的话,但也清楚了,陈凡给单位做贡献,那也不是白做的。
既然不是白做奉献,那她就没意见。
她乾咳一声,喝了口水,问道,「你刚才说三个原因,那,第三个原因是什麽?」
陈凡换了个姿势,在罗汉床上靠着,却没有立刻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问道,「你怎麽看小本子市场?」
几乎是不假思索,周亚丽立刻说道,「封闭丶排外。他们不是那种政策性的排外,而是一种文化上的,国民首选的是本国产品,在文化方面,从文学到音乐丶电影,也都是以本国产品为主,只有极少数美国电影和音乐作品能够打进去。」
顿了一下,她眉头微微皱起,说道,「我甚至怀疑,他们是故意放一部分作品进去,目的就是为了不引起美国的打击。」
这年头的港片和港乐还没有迎来「黄金十年」,所以她只提到美国文化,而没有港片和港乐。
港片和港乐,确实是后来极少数能够打入小本子市场的文化产品,香港娱乐圈没落后,再后来,也就只有少部分韩流能够做到。
听到她的话,陈凡哈哈笑着比了个大拇指,「完全正确。」
他翻身坐起来,正色说道,「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菊与刀》,将小本子剖析得淋漓尽致,回头你去看一看,就能对小本子的民族习性有所了解。
自负与自大,就是他们的习性之一。而其中一部分性格,便造就了他们的『排他性』,小本子的市场,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封闭的市场之一,想要进入这一市场,必须从内部进行运作才可以。」
后世几乎公认的学术观点,便是「小本经济是一个高度垄断且自闭的经济体」,其中就包括了「文化垄断与自闭」。
小本的娱乐圈也是高度自闭,由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可以支撑他们的文化市场做到「自产自销」,而且还能创造出极高的收益,便造成了这一结果,也决定了「圈外作品」很难进入他们的市场。
相比上一个问题,这时候陈凡只是起了个头,周亚丽便恍然大悟。
她踢掉拖鞋,转身坐在罗汉床上,正对着陈凡,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意思是,专门为小本子市场创作作品,然后通过他们本土的企业,很自然地进入他们的市场,从而获取收益?」
陈凡笑着轻轻点头,「之前我的作品交给高桥出版社运作,只能算是随手为之,既然咱们成立了千帆出版社,那小本子作为全世界最重要丶或者说最有钱的文化市场之一,就不得不对他们重视起来。
《圣斗士》只是一个起点,后面我还会源源不断地创作适合小本子市场的作品,通过高桥出版社进入其市场。
但是千帆出版社也不能闲着,你的视线也不要只盯着我的书,可以安排专人与高桥英夫保持沟通,分别将合适的东西方文学作品进行交换,进行深入合作。」
周亚丽顿时恍然,「我明白了,……」
她深深喘了几口气,双手比划着名手势,显然有些激动,同时对着陈凡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我也知道该怎麽做,放心,小本子这块肥肉,我们一定能啃下一大块来!」
陈凡笑了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至于说通过与高桥英夫的合作,提前为「广场协议」布局这种事,就没必要说出来了。
等时机成熟,再让某人感受一下自己的「高深莫测」,不是很有意思麽!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