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760奉命打炮(1 / 2)
第761章 760奉命打炮
4月13日,星期三,气温依旧宜人,不过天有点不够阳光。
「这天儿看着有点阴,你俩把雨衣带上。」早上出门的时候,张桂芳看了一眼窗户外面,提醒儿子丶儿媳道。
「让文文和凤珍带着吧,我一个大男人,即便下雨,让雨浇浇也没事,说不准还能长个呢。」民间有雨淋长个的说法,家里只有两件雨衣,唐植桐打算让妹妹带着。
「哥,不用,学校离家近。真的下了,大不了我跟静莹回去。」凤珍坚定地摇摇头,昨晚母亲关于「组织群众经济生活」的说法,她听进去了。
「嘿,你这孩子。行吧,真下了我再去给你送雨衣。」面对懂事的妹妹,唐植桐摇摇头,暂且这样吧,回头再看有没有机会能买到雨衣。
一年到头下不了几次雨,即便是下也不大可能正巧上班丶下班的时候,再加上现在雨衣价格不菲,所以很多家庭基本不会配置雨衣。
今年就不同了,哪怕是想买,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缺货。
正如昨晚吊儿郎当的回家,唐植桐今天又带着模具吊儿郎当的上学。
虽然带着,但唐植桐并没有去冶金所,而是在出了新街口后把模具薅进了空间。
昨天兴冲冲的去做模具,忘了了解一下风扇的进展,得全局把握后再确定烧制磁铁的时间。
来到邮电学院,唐植桐发现教室里乱糟糟的,同学们叽叽喳喳,没有一点要上课的样子。
「嚯,人仰马翻的,这是要春游?」唐植桐玩笑道。
「天气预报说今天没有雨,学院临时通知要开运动会。」路坚在一旁乐呵呵的回道。
「得,忘记这一茬了。」唐植桐恍然大悟。
虽然眼下的气象预报并不健全,但多少还是有点的,二流日报每天的报纸都会刊登「今日天气预报」。
限于技术条件,目前的天气预报仅限于当天,不会做多日预测,所以学院这边挑了好几个日子,看哪个日子没雨再通知举办运动会。
「唐老师,一块过去看看?」罗志平对于运动会很积极,运动员由体育委员安排,他负责学生秩序的管理丶组织大家给自己班的运动员鼓劲加油。
「我等会再去,先把这两天落下的作业给赶赶。」唐植桐本身也不怎麽喜欢体育活动,再加上还要给霍效平写信问进展,就婉拒了。
说完,唐植桐又嘱咐道:「班长,别忘了找几个同学拎上暖瓶,运动员下场后,及时补充水分。」
「好嘞!唐老师放心吧,有专人拿暖瓶,白开水丶凉白开都有。」罗志平回了一句,又被其他同学给喊了过去。
「喏,唐老师,这是帮你记的作业。」路坚听唐植桐要留在教室补作业,从自己桌洞里找出了帮他记的作业。
「谢谢舍长,中午请你吃香椿芽。」唐植桐乐呵呵的接过来,拍了拍自己的挎包,家里腌的第一批香椿芽已经能下口了,这时候来上一口绝对是享受。
「那敢情好,一块豆腐乳我都吃三顿了。」路坚没有推辞,学院食堂现在的大锅菜供应还不够及时,毕竟还没到春菜大规模上市的气节,大部分时候都是供应咸菜条丶豆腐乳。
不过这也比四九城居民生活水平高不少,城里的副食品店可不是见天能有豆腐乳的。
目送593班同学出了教室,唐植桐放下自己的挎包,找出信纸,先给霍效平写信,问他扇叶的进展情况,并坦诚电机的事情自己这边已经有了眉目,相信不久后肯定能有成果。
想了一下,唐植桐又在信里正式提了一句,风扇的事情让霍效平带着万向红一起攻克,多带带万向红云云。
写完这封信,唐植桐撕下来封进信封,又着手写给万向红。
先问了岳惜金有没有再纠缠万向红,再说不必将借用实验室的事情放在心上,因为自己已经协调好了其他单位,过两天就可以试制了。
不过在试制之前,风扇的事情需要麻烦万向红配合霍效平一起协作,霍效平负责扇叶,万向红负责根据霍效平那边的试验记录,确定电机的转速及后面转子丶线圈缠绕等等工作。
至于两人会不会擦出火花,就不在唐植桐考虑范围之内了,两个人的性格脾气都挺好,若是真成了也不错。
写完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唐植桐封起信来,准备补作业。
电机的事情,如果唐植桐开口找曾兴怀帮忙,他肯定也不会推辞,但唐植桐不打算多麻烦冶金所,毕竟自己在邱瀚面前开了口,说自己身后有个学生团队,这些许小事还是团队内部完成的好。
唐植桐这边补作业的时候,操场上的运动赛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运动健儿在田径场上一展风采,啦啦队除了卖力的喊着加油,还会写一些稿子,大多是几行诗歌的样子,其中的关键词多为:雄鹰丶健儿丶箭步丶凯旋丶胜利等等。
唐植桐在教室里都能听到从喇叭里传来饱含感情丶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邮电学院这边运动会开展的热火朝天,农机学院那边也没闲着,正在紧张有序的调试着设备,准备人工降雨试验。
一个多月前,唐植桐在农机学院作报告的时候提了一嘴用高射炮的形式进行人工降雨,学院领导真的听了进去。
眼下报纸上频频传来某某地抗旱胜利丶灌溉多少多少亩的喜报。
对于这些关于农业的新闻,农机学院的领导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只有乾旱,才会有抗旱胜利,如果风调雨顺,就不会出现抗旱丶确保农业丰收等字样的新闻了。
至于灌溉多少亩嘛,农机学院领导觉得只是一个纸面上的数字,实际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种过地的都知道,任何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都需要在不同的生长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灌溉。
一次的灌溉多少多少亩又有多大意义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