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2章 761争相报喜(2 / 2)

加入书签

尽管如此,参与此次人工降雨的各单位依旧非常兴奋,人工改变天气,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连求七天雨都未必能完成的事情让自己打了两炮就办到了。

喜讯很快通过农机学院丶气象局丶军方逐级上报,并扩散开来。

农机学院的领导在给教育主管部门汇报时并没有忘记唐植桐,在汇报了人工降雨的效果丶投入等等信息后,提及了此事是受了唐植桐的启发云云。

其他部门可以不提,但农机学院不能不提,因为用高射炮实施增雨作业是唐植桐在农机学院做个人报告时当着全校师生代表的面提出来的设想。

如果把唐植桐给漏掉,其他系统无所谓,但农机学院肯定会背上一个不那麽好听的名声,起码得让人说一声吃相难看。

教育主管部门对唐植桐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熟悉。

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桌上是韩海舟帮唐植桐完善的那份简化字方案。

文字改革虽然由文改委主导,但班子成员跟教育部门存在重迭。

虽然此时可以说唐植桐已经做出了些成绩,但还不足以让领导们重视。

唐植桐的名字第二次出现在桌上是被接见后,再次加深了教育部门领导对他的印象。

人工降雨是第三次。

短短半年间,成绩接二连三,领导在听完汇报后,沉吟一下,先确定了人工降雨的真实有效性,才对农机学院的工作做了肯定,并夸了唐植桐一句:「唐植桐同志很优秀,是我们大学生的优秀代表!」

夸完并不代表结束,肯定还要有后续动作,不过此时教育部门也顾不上其他的,着重问了一下生产催雨弹的难度,以及开足马力生产能日产多少枚。

目前部分地区的乾旱是全国皆知的,二流报纸从来就没隐瞒过旱情,只不过都是通过成功灌溉多少多少亩的形式见报罢了。

关于天灾,大部分地方是不捂盖子的,一方面能体现出干了实际工作,另一方面也为今年秋收后的粮食减收埋下伏笔。

更何况天灾肯定是存在人力所不及的局限,能遮盖一部分人祸。

至于下面的粮食短缺造成的困难,很多干部都已知晓,但没几个人敢把这种消息直接捅到天上去,毕竟去年某山的一场会议把这种苗头摁的死死的。

不上报并不代表不会做些什麽,各系统该劝退的劝退丶粮食定量该压缩的压缩,有困难各系统自己扛了,如今又出现了「龙王爷」式的降雨神器,肯定是要第一时间往上报的。

并不是着急表功,在这种时刻,酬功是其次的,主要是将这种办法迅速推广开来,缓解乾旱地区的旱情!

唐植桐对此一无所知,坐在操场上傻乐,连打了三个喷嚏。

去食堂接姜汤的同学早已回来,这边都回来了,广播里才说食堂免费为学生提供姜汤,要有序排队等等。

享受了一把消息差的「开水供应部」的同学看唐植桐打喷嚏,拎着暖瓶就过来了:「唐老师,喝一碗吧,预防一下,省的感冒了。」

唐植桐没有拒绝同学的好意,喝了半杯。

姜汤的味道怎麽说呢,辛辣是从舌头的两侧弥漫至整个口腔的,一口咽下去,从喉咙到食道再到胃里,犹如一口白酒下肚一般,全都热乎乎的。

唐植桐不太喜欢这种感觉,相比于姜汤,他更喜欢干炒鸡里面的姜片,被油炸过的姜片失水小半,但滋味不减,掺杂上荤香和调味品的滋味,放入嘴中咀嚼,虽然也辛辣,但那种层次感是姜汤无法比拟的。

由于雨停了,没有了接两个妹妹放学的顾虑,一直等到运动会结束,唐植桐才收拾一下往家里走。

回到家后,小王同学赶忙打开自己的饭盒,说道:「你可算回来了,凤芝都惦记老半天了。」

「哦?什麽好吃的?」唐植桐看了一眼凤芝,她没有反驳小王同学的说法,而且正眼巴巴的盯着饭盒。

「糖耳朵,咱妈非让等着你回来一起吃。」小王同学从饭盒里捏出一个,先给婆婆,然后才是小姑子丶丈夫和自己。

「嚯,这可是好东西,哪来的?」唐植桐用手接着,嚼了一口,一股沁人心脾的甜味立马在舌尖爆炸开来,将口腔中残留的那点姜味冲刷的一乾二净。

糖耳朵是四九城的一种清真甜点,也叫蜜麻花,因为形状像人的耳朵而得名。

这种小吃类似于其他地方的蜜三刀,先用温油炸的酥嫩,再趁热放在饴糖中浸透均匀,然后后捞出晾凉。

小王同学带回来的糖耳朵做法很讲究,一嚼就知道用的发面,松润绵软,轻轻一咬就裂开,下方不用手接着就掉地上了。

这种品质的点心可不常见,尤其是时下物资紧张,各个点心铺子卖的点心那叫一个练牙,唐植桐觉得给人吃有些浪费,给老鼠磨牙倒是物尽其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哪怕点心限量不凭票,唐家也极少买。

「单位联系了点心厂,帮职工买了点。各种点心都有,我选的糖耳朵。」小王同学见丈夫喜欢,一副快来表扬我的表情。

「不错不错,还是你会选,糖耳朵可是四九城小吃十三绝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唐植桐不吝美言,给小娇妻竖起了大拇指。

有人说四九城全是地道,没有美食。

唐植桐觉得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是靠谱的。

就拿点心行业来说,眼下哪怕经过合营,依旧有很多老字号,像什麽稻香春丶桂香村丶兰英斋丶福兰斋丶正明斋丶清华斋丶聚祥公丶义聚昌等。

其中有传统点心铺,主营满人喜欢的各类饽饽,那味道怎麽形容呢,唐植桐以前曾经收过四九城同事送的京八件,看着精致,吃起来嘛……那叫一地道!

从那以后再也没碰过。

糖耳朵属于清真点心铺的拳头产品,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大顺斋,不过现在也不怎麽做了,小王同学这次能买到,实属不易。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