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0章 大举北伐(1 / 2)

加入书签

第800章 大举北伐

次日上午,三百名士子站在应天门前,听取礼部郎中段文敬唱名,「进士及第三人,第一名京兆府崔元礼,第二名渤海郡高季辅丶第三名洛阳府褚遂良,赐进士及第十七人,分别是第四名吴郡陆敏远丶第五名京兆府阎立本」

在殿试中,北方士子明显占据上风,前一百名,北方士子占了六十二名,南方士子占了三十八人,这也是北方士子重对策,南方士子重诗赋和经义的区别。

虽然省试南方士子考得好,但殿试就是北方士子全面占优了,前十名只有一个吴郡陆敏远,他的《人口增长良策》很有见地,分别从粮食丶税制丶医疗丶纳妾丶雇佣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褚遂良提出了在漠北中心的娑陵水南岸丶金山北麓以及辽东西部各建大型军城,长期驻扎重兵,并修建直道直通三座军城,同时在阴山修建二级军城。

这比唐朝的三座受降城还要激进,但前提是彻底战胜突厥,控制漠北草原。

唐朝的遗憾就是战胜突厥后从草原撤军,拱手又把草原主导权让给了铁勒各族,导致了回纥人的崛起。

接下来便是骑马夸街,接受洛阳满城民众的庆贺,这也是士子们最荣耀的一刻,然后是天子赐宴,最后是吏部选官。

直到三月中旬,延续了半个月的科举季才终于告一段落。

几乎就是科举开考的同时,二十万隋军兵分两路杀向草原,所有士兵都骑马代步,另外还有二十万头骆驼背负补给跟随。

突厥已经和汉朝的匈奴不一样,匈奴行踪不定,很难寻找,但突厥人基本上都生活在漠北水草最肥美黄金地带,也就是由娑陵水丶额根河以及独洛水等水系组成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带,这里也是整个漠北草原的白菜芯。

占据了这里,也就控制了整个漠北草原,就像占据了最好土地的大地主,其他游牧民族都得给大地主当佃户。

这也是萧夏的宏伟蓝图,在漠北最富饶之地建设一座大城,驻军三万,用强大的火器作为统治根基,并把三万驻军的家人迁徙到这里种地生活。

三月下旬,李靖和裴行俨的二十万大军在阴山北部汇合,之所以分兵两路,主要是防止和突厥大军错过,现在两支大军合二为一,北面八十里外便是突厥王帐所在地。

上千名隋军斥候分成数十队,奔赴各地探查突厥军队的消息。

很快,第一个消息传来,突厥王帐所在地已经空无一人,突厥王帐和跟随部落都不见了。

二十万隋军没有选择,沿着额根水继续北上,两天后,隋军遇到了第一个突厥部落,这个部落来不及逃走,被一万骑兵包围,俘虏了八千牧民和数十万头牛羊,大大改善了隋军的补给。

李靖命令长史张公瑾进行审问,这里是突厥贵族阿史那克鲁的领地,阿史那克鲁本人率领三千军队跟随可汗北撤,剩下的老弱妇孺准备向西撤退。

只是没想到隋军来得这麽快,使得他们逃跑不及,抓住了贵族女人正是阿史那克鲁的妻子,据她交代,突厥可汗很可能在娑陵水和额根水之间的三角地带。

三天后,隋军在富贵城又抓获了两个大部落,俘获人口近六万人。

这时,所有的隋军都意识到,他们距离突厥主力已经很近了。

次日清晨,几支斥候队同时传来情报,一支十馀万的突厥骑兵就在他们东面百里外。

事实上,当隋军北伐草原的同时,突厥处罗可汗也在大举集聚兵力准备南下攻隋,但他只集结了一半多的兵力,隋军二十万大军便杀来了,突厥军没有准备好,不得不仓促北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