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3章 有面儿(1 / 2)

加入书签

第313章 有面儿王扬也不戳穿,而是一笑道:

“我只是说一个可能性,如果厚曾不是这样想的,那最好不过......”

昂他刚要开口相争,王扬一挥扇:

“这样,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要真这麽想了,那就改正;你要没这麽想,那就当做勉励警醒了。其实我不过随口一说,没必要当真。”

这两头堵的神句一出,给昂他造得一愣。

只觉事先准备好的叫屈强辩之言,都说不出口了!

王扬的话乍一听感觉很有道理,但为什麽自己有种难以形容的憋闷感?

本想再细细琢磨分辩一下,可对方又说了,没必要当真,既然不当真那有好什麽分辩的?

但这.......这对吗?

昂他被汉语的博大精深套得有点懵。

萧宝月则心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八个字厉害,这麽一说相当立於不败之地,好赖话都让他说了,横竖都是他有理!如此奸猾的话,也就是这大骗子能琢磨出来!

宝月此时尚没有悟到这句话的诸般变化,尤其由批评者说出,那是既攻又防的利器。比如王扬和宝月说:“你不要总摆狐媚子样。”宝月:“我什麽时候摆狐媚子样了?!”王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萧宝月:#¥#¥&*@*&&%#%

说你摆狐媚子样你就是摆狐媚子样,就算没摆也得反省。

朱熹老先生如果知道他这八个字到了後世会衍生出这许多无赖用法,恐怕会抢在王扬前头穿越,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追加注释:“此语专为自省,若挟之以空言构陷,无据而污人清名,当遭雷劈。”

此图摄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木签左注小字为朱熹原文,本意对曾子三省吾身的阐发,

(接上图说明:讲的是自省。)

王扬这个人,只要不坏心中底线,向来是不怕遭雷劈的。此时继续套路昂他:

“既然厚曾没有蚕食之计,那要三山之地,其实也就是争利嘛——”

昂他完全不受诱惑,神色坚毅,断然道:

“这不是利的问题,我们永宁部争的是一口气!”

“利够了,气也就消了——”

昂他愤然挥臂,面色铁青:

“消不了!这是我部的尊严和底线!我们永宁部绝对不——”

“如果我能让你们每年赚的锦缎翻三倍以上呢?”

“绝对不——多少?”昂他愤慨的表情瞬间凝固,迟疑问道。

萧宝月丶心一丶陈青珊:(→_→)

......

荆州城外三十里,驿舍上房,酒菜两桌。

庾於陵看着乐小胖吃喝自若的样子,皱眉道:

“你觉得这样好吗?”

乐庞夹了两大片鱼脍,沾了泡着姜末的豉汁,放到嘴里大嚼,然後开始盛汤,一副无所谓的表情:

“怎麽不好?又不是不给钱。”

庾於陵不悦道:“这是给钱的事儿吗?”

乐小胖喝了口鸭肉羹,觉得味道不好,放到一边,看向庾於陵:

“怎麽不是?咱俩来这儿吃饭,相当於给驿官面子,驿官高兴都来不及。再给钱,这就是仁义!人家又有面子,又有钱拿,这还不好?”

庾於陵虽然这段时间听了乐小胖不少“歪理邪说”,还是觉得无语:

“给驿官面子?我可没这面子给......”

乐小胖彷佛听不出庾於陵话里的讽刺意味,当场喊人加了道烧鸭,又从果盘里拈起两颗干枣丢进嘴里,腮帮子又鼓囊起来:

“你没面儿没事,那这面儿就算我给的。”

庾於陵差点被气笑了:

“你天天面子面子的,在永宁你就面子,回南郡又面子,你这面子咋这麽大呢?按道理说,咱俩都没官身,进驿舍的门槛已是不该,不过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借地方休息一下,也还说得过去,但在这儿点菜吃饭就过了吧!你以为这是酒楼啊!《礼记》曰: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

“打住打住!赶紧打住!又来念经——”

“这是《礼记》!”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乐小胖用帕子抹抹嘴:“都一样,儒经也是经。你那鱼吃不吃?不吃给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