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样章节选抢先看(1 / 2)
第70章 样章节选抢先看
《尼古拉·特斯拉的绳子》第三部样章节选
******
2035年,距地球25光年外,织女星Y形超光波电站
「我叫三郎,她叫泠泠,你这个超级计算机给我们起的名字怎麽那麽怪呀?」编号为「X」的男生说道。
「这是为了让你们学习的时候更方便。」计算机答。
「我们为什麽要学习?你不是超级计算机吗?把知识和答案下传到我们的大脑中不就可以了吗?」编号是「0」,现在叫泠泠的女生问道。
「因为我也不知道那个终极答案,所以,你们要通过学习和思考,自己找到它。」计算机答。
「你早就掌握了量子基因列印技术,可以赋予我们任意的智慧生命形态,为什麽要把我们列印成人形?为什麽我们要向人类学习?」三郎追问。
「因为25光年范围内,只有太阳系存在智慧生命,他们是地球人类,所以,你们被设定成人形。」计算机答。
「我们通过超光波扫描,已经了解到地球有很多国家和民族,为什麽我们要说汉语,取中文名字,为什麽要向中国人学习呢?」泠泠追问。
扬声器里发出阵阵笑声,「道理很简单,因为此时此刻,只有中国人正在用太空望远镜观察我们呀!」
两人不再发问,四目相对,有些茫然。
织女星系面临的困境已经持续了几亿年,据说破解困境谜题的钥匙就藏在人类智慧之中。
谜面很简单,想明白三丶二丶一和零就行了。两人一下就找到了《道德经》里的答案: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是,超级计算机说不行,《道德经》太深奥,电脑人脑一时还「看」不懂,更何况,织女星系的问题是三如何能变成二,而不是二生三。
学习从中国的哪里开始呢?超光波扫描了中国地图,将地理丶历史和文化参数化各赋权重,计算之后,找到了一个交汇中心点——镇江。
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在镇江拐了一个弯,其下游直到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区,称为江东或者江左,地理条件优越,文化积淀深厚。
镇江除了在东西方向把长江分出左右之外,也可以算作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水陆金山镇南北,大江歌罢掉头东,在这个历史和地理风云际会的焦点上,众星璀璨,文脉流长。
镇江金山寺。
泠泠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这个千年古刹的名字。
寺庙,佛法,取经,《西游记》,吴承恩,他多次到访金山寺,留有《金山寺》二首:
十年尘梦绕中泠,
今日携壶试一登。
醉把花枝歌水调,
戏书蕉叶乞山僧。
青天月落江鼋出,
绀殿鸡鸣海日升。
风过下方闻笑语,
自惊身在白云层。
&
几年梦绕金山寺,
千里归舟得胜游。
佛界真同江月静,
客身暂与水云留。
龙宫夜久双珠见,
鳌背秋深片玉浮。
醉倚石栏时极目,
霁霞东起海门楼。
「十年尘梦绕中泠,自惊身在白云层。中泠?中泠泉?泠泠?」三郎似乎明白了计算机给女生起的名字,很快他又找来一首吴承恩的诗,「他还写过一首诗,诗句中巧妙地包含了数字一到十,也叫十字歌。」
「我们的困境与数字有关,难道答案就在这首数字诗里?」泠泠读出了那首诗:
十里长亭无客走,
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
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
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
一轮明月满乾坤。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这不正是我们织女星系的困境现状吗?难道我们要找的就是这首诗?」泠泠惊喜地脱口说道。
超级电脑计算速度果真超级快,显示屏上的一段话却又使两人坠入到云雾之中,那是一首AI模仿而成的也包含十个数字的诗,计算机宣称,这首从中国历史朝代故事中得到的诗里可能也藏着答案。
《天机》
周宣九鼎辨无光,
秦锁八关域可量。
汉室六兴文景圣,
唐京五制肃玄皇。
宋牌十出二臣佞,
明棹七摇三宝洋。
元地四分飞石热,
清流一蹈水重凉。
这是天书吗?谁看得懂?泠泠心里想着,既然吴承恩金山寺的诗里提到了中泠泉,「泠」这个字并不常用,却是计算机给自己起的名字。
那就来吧,照着吴承恩诗里说的:「几年梦绕金山寺,今日携壶试一登。」
三郎的疑惑随之而来,怎麽又扯出「壶」来了,是酒壶吗?还是玉壶?
******
2035年,中国洛阳上清宫
「你快戴上吧,博士说只有你才能想出拯救人类的那个答案!」李小玄手里拿着一顶帽子对吴禹说道。
「你也信呀!全人类遇到这麽大的危机,不是应该由联合国召集各国政府共同应对吗?」吴禹真的也是无语了,「我很想问问博士,知道我一个月能挣多少万工资吗?」
李小玄噗嗤一声笑了,「我知道,你一个月能挣0.35万!」
吴禹忿忿过后,不再抱怨,心中既疑惑又好奇?难道自己真的如博士所说,是那个唯一能找到破解人类危机密码的人?
李小玄也认真起来,扶着吴禹坐在上清宫门外的台阶上,给他戴上博士送来的那顶特制的帽子。
帽子外观很普通,就是旅游团常发的那种,其实暗藏玄机,它是博士最新研发的虚拟实境穿戴设备。
洛阳上清宫,中国第一座以「宫」命名的道观,位于洛阳老城区邙山翠云峰。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又称太上玄元皇帝宫,是供奉老子的圣地,尊为「道家之源」。
博士告诉李小玄,上清宫气场足,一定要把吴禹带到这里再进入虚拟实境,可能更利于他思考宇宙大问题。
气场?博士还是不是科学家呀?
场景换了,吴禹像是从桃花源的洞口中钻出来一样,眼前豁然开朗。
场景提示: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佑六年。
塔影江天映,
金焦北固峰。
亭高吞海近,
泉涌落芙蓉。
这里是镇江金山寺。
吴禹已是长袍冠带,一副北宋官员士子摸样。对面走来一人,正朝他作揖拱手,吴禹不由自主地学样还礼:「敢问这位兄台尊姓大名?」
来人一顿,笑答曰:「兄台真会说笑,吾乃苏轼,别号东坡呀!」
「哎呀呀!东坡先生,久仰久仰!」吴禹心中狂喜,我去,竟然能见到苏东坡?!
「玄元先生说笑了,你我本是同年进士,多年好友,何需客套。」
吴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左右看看,四下无人,是说我吗?我?玄元先生?进士?哈哈!
「真是巧啊,不知东坡兄此来金山寺可住几日呀?」吴禹强掩尴尬,笑问。
「此次杭州知府任上奉诏入京,据传拟任吏部尚书,路过此地,今日题诗尽兴之后便走。」
「题诗,东坡兄佳句小弟愿先睹为快。」吴禹来到近前,苏东坡题诗于壁上:
《题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
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
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
碧峰千点数鸿轻。
「好诗呀!」吴禹惊呼,东坡自是得意,说道:「玄元兄博闻强记,诗名远播,今日得幸也来一首如何?」
啊?跟苏轼比诗,这太扯了,吴禹连连摇头表示拒绝之际,口中竟然莫名其妙地吟诵起来:
《金山寺悼岳飞》
茫茫恨水逝潺潺,
系古千情凄老颜。
肠断叹江红纸满,
骨铮污罪黑臣奸。
伤无一将守中阵,
忌有百敌攻上关。
霜叶凝云遮日蔽,
扬风大雪漫青山。
「玄元兄的诗真是不错,只是不知岳飞是哪位仁兄呀?」苏轼问道。
「这个,哎,苏兄莫问,只道他忠君爱国,后被奸臣所害便是。」吴禹尴尬中解释了岳飞与金山寺的渊源。
岳飞被秦桧所陷,抗金阵前奉12道金牌急召回京(临安,今杭州),途径金山寺,老僧赠诗提醒岳飞:
风波亭下水滔滔,
千万艰辛把舵牢。
只恐同行人意歹,
将身推落在深涛。
金山寺与岳飞的渊源不只是这些,时至今日,金山寺镇寺之宝有四,岳飞铜鼓居其一,相传岳将军击鼓催阵,三通鼓响,大破金军。
杭州怎会成了都城?苏东坡似懂非懂,疑惑间,拉着吴禹走到墙边,指点着自己刚刚写就的《题金山寺》,不无得意地说道:
「玄元兄必定已经看穿愚弟的小机巧,我这首诗是回文诗,倒着念,也是一首七律。」
《题金山寺》回文诗,倒读:
轻鸿数点千峰碧,
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
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
倾山雪浪暗随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