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刀伊入寇(2 / 2)
灭辽之战中,他率军转战辽国各地,在护步达冈之战中与完颜阿骨打丶完颜斜也联军大破辽军主力,亲手擒获辽室宗亲多人,为覆灭辽朝立下汗马功劳;他还曾镇守过辽朝要地,安抚归降的契丹丶渤海部族,整肃边境秩序,保障了金国后方的稳定,其战功与治理才干在宗室勋贵中颇受认可,成为军功集团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再看金兀术,即完颜宗弼。
他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出身宗室嫡系,自幼便在军旅中成长,性情剽悍丶勇力过人。
灭辽之战时,金兀术虽年纪尚轻,却已崭露惊人的军事天赋他首次随军出征便冲锋在前,在追击辽军残部的战役中,单骑突入敌阵,斩杀辽军将领数人,缴获战马千馀匹;在围攻辽中京丶东京的关键战役中,他率领精锐骑兵迂回包抄,多次击破辽军防线,为攻克辽朝都城扫清障碍。
凭藉灭辽战争中的赫赫战功,金兀术从一众宗室子弟中脱颖而出,不仅成为军中公认的猛将,更获得了完颜阿骨打与完颜斜也的赏识,逐渐积累起足以与完颜昌抗衡的威望与实力。
两人虽皆有资格角逐皇位,但实际上又都差一些。
完颜昌是因为血缘较远,其父完颜盈哥虽然于女真人有大功,但死得太早了,跟完颜阿骨打丶完颜吴乞买丶完颜斜也三兄弟远远无法相比。
而金兀术的问题就是,他太年轻了,才二十出头,有些压不住金国这些骄兵悍将。
更关键的还是,不论是完颜昌,还是金兀术,虽然也都有不少功劳,但又全都没有达到成为金国残部领袖的地步。
这也就算了,最麻烦的是,完颜昌和金兀术的主张还截然不同。
完颜昌背靠宗室旁支与部分主和派势力,素来主张跟大宋议和,他既不满完颜阿骨打的嫡系垄断军权,也忌惮其主战理念会引发宋金战火,导致金国彻底灭亡,进而动摇自己的既得利益。
只是,完颜阿骨打活着的时候,他人微言轻,他想议和,根本就做不到。
如今,完颜阿骨打丶完颜斜也全都死了,关键,金国已经被大宋打残了,他们这些残兵败将,吃不饱,穿不暖,每日都有人因冻饿而死,这时,他再主张议和,肯定有市场啊,甚至有大半的金人支持他。
而金兀术作为完颜阿骨打的嫡子,身后站着金国的宗室与军中主战派,秉持「以战立国」的理念,他认为大宋亡金之心不死,若是投降,他们就会亡国灭种。因此,他坚决反对完颜昌的投降主张,更不满其联合他们内部的投降派削弱己方主战派的势力,多次公开驳斥完颜昌的政见,同时利用兵权在各地安插亲信,打压完颜昌的羽翼,意图继续走完颜阿骨打定下的道路。
完颜昌与金兀术的博弈,自完颜斜也病重丶储位空缺时便已悄然拉开序幕。
两人的博弈从朝堂争论延伸到军政实权争夺,双方多次在人事任免丶军政决策上针锋相对。
这使得金国的残部很快就分裂成为两部分。
这场博弈最终并未决出胜负,反而因双方势均力敌陷入僵局。
—一完颜昌虽有宗室旁支和主和派支持,却缺乏足以碾压金兀术的军事实力;金兀术虽有宗氏和主战派的支持,却也难以彻底清除完颜昌的势力,关键,现在他们的生存环境实在太差了,以至于有大量意志力不坚定的人都想投降大宋。
正是在这种僵持不下的局面下,完颜斜也病逝了。
病逝前,完颜斜也将皇位传给了金兀术。
这进一步引起了完颜昌和主和派的不满,他们认为,金兀术等顽固分子一定会率领他们走向死亡,他们不能再束手待毙了,应该捉拿金兀术等顽固分子,用以去向大宋交投名状。
与此同时,金兀术一派的人认为,完颜昌他们这些投降派靠不住,早晚会出卖他们,甚至是会对他们反戈一击,他们要先下手为强,消灭这些靠不住的家伙。
结果,双方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内战,共死伤了上万人马,进一步重创了金国残部。
战后,金国残部彻底分裂。
完颜昌率领两万多再也受不了这种苦寒和看不到任何未来的生活的金人,给岳飞送信,表明他们愿意归顺朝廷。
岳飞赶紧层层上报,最后一直上报给赵误。
赵俣下旨,同意完颜昌率众投降,封完颜昌为顺安伯,让完颜昌率领投降的金人,帮大宋剿灭以金兀术为首的金国死硬份子。
而以金兀术为首的两万多金人,在经历了冻饿,宋军的围剿,敖到二月时,只剩下不到一万人马。
但也正是靠着这样的牺牲,金兀术等人,按照完颜阿骨打死前交代的,辗转逃到了图们江,并在这里边打猎捕鱼,边砍伐树木制作船只。
金人制造的船只主要是两种——者皮船和中型海船。
历史上,女真人就是靠着这两种船,干成刀伊入寇,大肆掠夺日本的。
不难看出,金兀术他们这是要进行刀伊入寇2.0版本。
在这期间,宋军也来围剿过金兀术。
可金兀术一夥却躲进长白山中,靠着仍旧忠于金国的民众的通风报信,跟宋军斗智斗勇,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宋军的围剿。
到了洪武二十一年十月,金兀术率领仅剩的七千多金人出海,重走先祖之路,准备去攻掠日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