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7章 通政署故事之其一(1 / 2)

加入书签

第497章 通政署故事之其一

陶观连忙说道:

「对对对,苏翰林教训的极是!尚未全功!尚未全功啊!」

在一旁听着两人对话的沐昌佑则是彻底震惊。

他们所说的两种东西,一种是威力远胜普通黑火药的强大火药。

另外一种则是能够迅速燃烧,无烟速燃的可燃物。

沐昌佑是出自云南沐家的,他很快从军事上开始思考这两种东西。

前者能让多麽坚固的城池都变成纸糊的一样,而后者更加可怕,可以大大提高火枪的性能!

军中火器发射药若能有此无烟速燃之效…那意味着更快的射速,更隐蔽的射击!

实学学会的人都这麽可怕吗?一出手就是两件军国重器?

当然,苏检正更逆天,竟然能和陶观讨论,能压制住他的疯狂,驱使陶观去研究更安全的火药。

紧接着,沐昌佑又是绝望!

看样子,陶观还要继续自己的实验,这两种火药,对于治安司都是噩梦!

好在苏泽帮着自己解了围。

苏泽对着陶观说道:

「陶学士,你在火药厂做实验太危险了,本官会奏请陛下,专门找一处四周无人的地方,作为你的试验场。」

「还请陶学士万分慎重,若是新火药在实验的时候发生问题,日后推广可就要有更大阻力。」

陶观连忙说道:

「苏翰林未雨绸缪,在下知道了,在新试验场建成之前,我不会做危险的实验了。」

苏泽这才算是放过了陶观,又对着沐昌佑说道:

「沐主司,这城外工坊容易起火,治安司也要多注意这里,特别是火药厂这里,万一发生爆炸,那影响的可是整个京师。」

沐昌佑连忙应下,苏泽又说道:

「不过这些工坊都是兵部名下的,我会请奏内阁,授予治安司入厂检查防火的权力,若是厂内的防火安全不到位,治安司可以下达公帖,要求工厂停业整顿。」

沐昌佑心中一喜,果然苏检正和传说中的那样,从来不会让人白干活。

京畿工厂区的防火,本身也是治安司的职责,一旦起火治安司肯定担不了责任。

但是这几座兵部的工厂,素来十分的傲慢,根本不把治安司放在眼里。

如今苏泽一句话,就授予了治安司消防检查的权力,消防不过关还能勒令停产,这极大的加强了治安司的权力。

原本还想要尽快辞职的沐昌佑,此时又犹豫了起来。

这个治安司主司虽然职位不高,但是三教九流都能打交道,其实手里的权力也不算小。

去年防火工作不错,还受到了皇帝和内阁的表彰,自己的兄长还写信来,夸赞自己给沐家增光了。

这麽想一下,沐昌佑决定继续干一段时间,反正也干了这麽长时间了。

——

就在陶观忙着研究新火药的时候,李长顺已经乘坐快船,抵达了堺港。

他这次奉了李文全的命令,前往堺港接管堺港的日升昌分号。

但是临行之前,李长顺接到了堺港的消息,情况不容乐观。

日升昌在倭国的掌柜名叫林守财,他是林氏的远支,原本是林茂才身边的夥计,后来一步步被提拔成了日升昌堺港分号的掌柜。

这个林守财在听说了大明的日升昌出事后,竟然将日升昌堺港分号的帐本和存银,都交给了堺港倭人商人首领今井宗久。

这件事引起了在倭华商的强烈抗议,华商会长黄文彬立刻提出了交涉,要求今井宗久归还帐册和库存白银。

刚开始的时候,今井宗久态度还屈服了一下,但是很快他又强硬起来,声称日升昌有大量和倭商的欠款,今井宗久只是为了「保护倭商利益」,才接管的日升昌堺港分号。

黄文彬另外一个身份,是倭国通政署的署长,他很快就探明了原因。

之所以今井宗久敢这麽做,是因为他得到了倭国大名织田信长的撑腰,这才如此硬气的抢夺日升昌堺港分号。

而且织田信长不仅仅给了今井宗久口头上的支援,还派遣了经常往来堺港采购火炮的木下秀吉,带领五百织田家的士兵,前来武力支援。

织田家的势力膨胀这麽快,其实也怪大明。

由于大明火炮和火药的输入,织田家的实力大涨,织田信长击败了武田信玄和足利义昭的联军,足利义昭没有武田家的支持后,选择向织田信长投降。

结果就是,织田信长轻松上洛,控制了足利义昭这个幕府将军,掌控了足立幕府。

当然,这不代表织田信长就统一倭国了。

但是控制了足利义昭,以及足立幕府控制的倭王之后,织田信长也算是「挟倭王以令诸侯」,在这场倭国村战中占据了优势地位。

倭国通政署的主司黄文彬,就曾经写信提醒过朝廷,谨防织田信长这个枭雄坐大,要扶持更多的倭人大名,最好能保证倭国的混乱局势。

朝廷也接受了黄文彬的意见,要求倭银公司不要只和织田信长交易,平衡倭国的局势。

织田信长大概是明白了大明的意图,开始主动和日升昌接触,并且通过日升昌获得了硝石,维持了战争的需要。

这也是织田家和堺港商人,敢于争夺日升昌堺港分票的底气。

面对这样的局势,李长顺一边给李文全写信,请求朝廷派遣驻扎在济州岛的大明水师前往堺港威慑,而李长顺则尽快赶到堺港,先和倭国商人今井宗久谈判,拖延时间。

——

堺港。

李长顺抵达堺港之后,没有直接去找倭国商人,而是去到了华商总会。

说是华商总会,实际上就是倭国通政署,署长黄文彬是总会的会长,副会长则是副主司朱俊棠。

李长顺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他见到黄文彬之后连忙行礼。

黄文彬作为大明最了解倭人的专家,在倭华商中,黄文彬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而且他明面上作为海上总会的会长,黄文彬又收买了一批岛津家的武士,在堺港搞出了一个「新义组」的武士和浪人团体,也是堺港崛起最快的武装团体。

很多商业上无法解决的事情,黄文彬也能通过武力帮助华商讨回公道。

如此一来,黄文彬在堺港也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凡是华商和倭人之间的争端,也都会找到黄文彬来仲裁。

李长顺抵达堺港之前,黄文彬也从通政司得到了命令,要配合李长顺夺回日升昌堺港分号。

李长顺被黄文彬拉到了宴席,等李长顺吃着原汁原味的大明菜肴,忍不住说道:

「没想到在倭国,还能吃上如此正宗的大明美味啊!」

黄文彬则说道:

「身在异国,也只能钻研厨艺,靠这美食来回忆故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