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7章 通政署故事之其一(2 / 2)

加入书签

李长顺惊道:

「难道这是黄会长亲自做的?」

黄文彬说道:

「都说君子远庖厨,但是在这小人之国,也不碍事。」

一旁的朱俊棠说道:

「黄会长这手厨艺,折服了无数华商,多少人来拜见黄会长,就是为了这口故国的饭菜。」

李长顺对黄文彬更加敬佩,在海上漂泊之后,能吃上一口家乡饭菜,确实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黄文彬能够得到在倭华商的尊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等到李长顺吃完,三人谈起了正事。

李长顺皱着眉,听朱俊棠讲完了堺港的局势。

「木下秀吉已经领兵到了堺港,但是今井宗久也不敢让他入港,只是让他驻扎在岸上。」

「大概是因为织田信长最近扩张太快了,堺港商人也害怕被乘机吞并。」

「这一次今井宗久这麽大胆,还有耶稣会的支持。」

「今井宗久本就是耶稣会成员,这耶稣会是西夷所创立的道门,在堺港经营多年,信众不少。」

「前段时间,耶稣会也向堺港运来了佛郎机炮。」

「此外,堺港的僧人也在背后出力。」

李长顺皱眉:「僧人?」

朱俊棠说道:

「李掌柜,这倭国的僧人,和我大明不同,堺港寺院众多,这些寺院本身就经营产业,还有大量的僧兵,更像是一座独立的庄园。」

「堺港僧人长期垄断堺港的手工产业,他们也是受到我大明货物冲击最大的群体之一,这一次自然也站在了今井宗久身后。」

李长顺揉了揉额头,他也没想到堺港的局势竟然这麽复杂,看来在今井宗久身后,大量的反明派已经集合起来了。

这一次侵占日升昌分号,只不过是他们的一次试探。

以倭人的性格,若是大明退缩了,怕是下一次的试探就会更强烈。

李长顺看向黄文彬,连忙问道:

「黄会长可有什麽良策?」

黄文彬说道:

「良策倒是谈不上,但这些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可以分化瓦解的。」

「堺港商人所求,无非是财路通畅。」

「今井宗久急着掌控日升昌分号,是为了硝石贸易的渠道。倭银公司可以放出风声,倭银公司能提供更多的硝石贸易份额,但只与『和大明友善』的诚信商人交易!」

李长顺立刻说道:

「妙啊!那些依附今井的小商人,求的不就是一个和大明贸易的机会?我们倭银公司可以给!」

黄文彬又说道:

「我已经让新义组散播消息了,今井独吞了日升昌库银三成,织田家又要抽走五成…猜猜剩下的两成,够不够分给其他商人?」

「这些商人不仅仅拿不到银子,还要承担大明的怒火,他们自然要好好权衡一下。」

李长顺再次叫好,这位黄会长当真是手段了得,不愧是大明最了解倭人的官员!

黄文彬又说道:

「耶稣会与佛寺势同水火!」

「僧院垄断漆器丶刀剑作坊,最恨外国货物冲击市场,他们憎恶的不仅仅是大明,也有西洋人。」

「而耶稣会虽然依托商团进入倭国,但本质上还是为了传教,堺港改信一人,佛信徒就少一人。」

「从我大明来的华严和尚,佛法高深,上个月和堺港二十一家佛寺辩法,华严和尚大获全胜,如今已经被倭人奉为当世鉴真。」

「这位华严和尚和我关系也不错,我有一事和李掌柜商议。」

「黄会长请讲。」

黄文彬说道:「耶稣会如今对倭国出口的货物,除了香料之外,最多的就是火器。」

「西洋的火炮火枪不如我大明,但是也比倭人用的好多了。」

「但是马六甲航路不畅,西洋人自己也不够用,其实提供的也有限。」

「所以火药才是这些西洋人出口倭国的主要货物。」

「所以我的想法,是让堺港的佛寺也从事火药生产,和西洋人争利,自然可以瓦解他们的联盟。」

「我已经和华严和尚说了,华严和尚也赞同我的想法,这些佛寺的火药工坊可以挂在倭银公司名下,再由倭银公司卖给倭人。」

李长顺疑惑道:

「既然这些佛寺自己能产,为何要倭银公司来卖?」

黄文彬笑道:

「正如我大明喜爱倭国产的倭刀一样,倭人也不信任倭国自己产的火药,非要觉得大明和西洋货更好。」

「经过倭银公司转手,就能买上一倍的价格,这笔买卖还是划算的。」

原来如此,李长顺连连点头,一口气答应下来。

黄文彬最后说道:「最后的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织田信长坐大,这次闹出这些事端。」

「当年李董事长和倭人交易的时候,黄某还没到任,当时就不该直接将所有火炮都卖给织田家,让倭国逐渐有了统一之势。」

对此李长顺也有些羞愧,但是李文全是他的恩主,他也只能低头不语。

黄文彬说道:

「当然,现在也不晚。」

「织田信长看起来势大,其实控制的地区也未过半,甚至连三分都不到,唯一的优势就是占据了倭王和幕府的大义。」

「但倭人其实自己也不看重这些东西,织田信长为人跋扈,对倭王和足利义昭都不恭敬,只不过仗着拳头硬,暂时压服四周。」

「我有一个计划。」

「会长请讲!」

黄文彬说道:

「通过这次事件,全面落实《堺港条约》,将堺港变成真正的『自由港』,让所有倭国大名都能来这里做生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