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7章 执政苛刻,功士难酬(1 / 2)

加入书签

第508章 执政苛刻,功士难酬

信安王的家位于长兴坊,正是永乐坊北面的坊区,张岱先回家让家人准备一份礼物再前往拜访,也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

长安城中权贵们基本上都扎堆儿聚居,距离不算太远,无非有限的几个坊曲之间而已,彼此来往也方便。

当张岱来到信安王家时,却见信安王亲自站在前堂门口迎接他,心中自是受宠若惊,忙不迭疾行入前长揖道:「岂敢有劳大王亲身出迎,小子实在愧不敢当!」

信安王却大步走上来,伸出两手将张岱臂肘托起,口中则大笑道:「旁人或当不得,宗之自然当得。年初石堡城胜绩,多赖你前所赠言。谁又能想到,如此一座堡垒要塞,吐蕃防守竟然如此疏松?我能果断行事,也因念你所言,事虽未付功簿,但我铭记心中!」

张岱听到这话,不免越发的汗颜。他自知原本就算没有他的提醒,信安王同样会果断出击丶顺利拿下石堡城。

而他之前作出这番提醒,倒也不是为的偷功,主要还是担心自己对时局介入太深,或许会影响一些事情的走向。如果因此而改变一些正面的事迹,无疑是非常遗憾的。

现在河陇局面相较历史上同一时期倒也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大唐已经再次掌握了战略主动和优势。这自然是前线将士们艰苦作战所达成的,张岱不敢贪此为功,而能够获得信安王的好感,于他而言已经是一大幸事。

前堂稍作寒暄,信安王亲自将张岱引入客堂中坐定。堂中除了他们父子之外,便只有张岱这一个客人。由此也看得出信安王对张岱的重视,须知他归朝之后,声势可是雄壮的很,每天来访者络绎不绝,家中也是门庭若市。

可在午后李峡归家告知张岱晚间将要来访的时候,信安王便下令让家人们不再接纳新的访客,自己在应付过午后的来访者之后便在家中专待张岱上门。

原因自然是信安王几次与张岱讨论时事丶尤其是在边务问题上,张岱都表现出非常高的前瞻性,虽然细节上免不了粗疏马虎,但是一些趋势的预判却往往非常准确。

常理而言,这样的情况自然是有些不合理,毕竟对趋势的判断是建立在对细节的充分掌握与分析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性的认知,那就免不了沦为夸夸其谈丶纸上谈兵。

但军事上的事情本来就充满了变幻莫测,大多数时候都是谋事在人而成事在天,当中是存在着极大的玄学空间的。

就拿石堡城的防守强度问题,许多久在河陇的宿将都表示这座赤岭要塞吐蕃必然会严密防守。

但是一直未曾履足河陇的张岱却大胆提出,吐蕃大将悉诺逻为萧嵩离间计所折,足见吐蕃本土对青海方面的武装力量向来心存戒备,而这也是吐蕃内部一直以来的传统。

早在以论钦陵为首的噶尔家族主持与大唐对抗的时候,青海周边的吐谷浑故地便容易形成尾大不掉的割据势力。

尤其论钦陵死后,噶尔家族背叛吐蕃选择投靠大唐寻求庇护,也使得这种地域性的裂痕越发难以弥合。

负责青海战线的悉诺逻因其威名过盛,加上萧嵩离间计的缘故,使得吐蕃赞普将之召还杀害,也体现出吐蕃内部也根本没有办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青海方面的吐蕃军团一旦在与唐军对抗中取得优势,地方分裂的趋势就会出现,而吐蕃赞普就会想方设法的压制这种苗头。

悉诺逻被处死之后,青海地区的吐蕃军队看似仍然对大唐方面保持着旺盛的进攻欲,进攻的频率相较之前更加的高,但却屡屡为唐军所挫败,并且每每损失惨重。

这就说明,这一系列的进攻并不存在一个缜密周全的进攻方案,而是青海方面这些吐蕃将领和吐谷浑那些邦主土王们应激性的反应。

他们担心吐蕃赞普会发起新一轮的清洗而使自己成为被清洗的目标,所以屡屡对河陇地区发起攻势。但是因为缺乏一个成熟可行的作战方案,也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部署与协调呼应,因此屡战屡败。

这一阶段的吐蕃军队专于进退丶无心防御,所以就算有石堡城这样的要塞掌握在手中,也不会集结重兵陈于赤岭内外。甚至谁要敢提出这样的方案,估计都会被赞普怀疑是不是因为悉诺逻的死而选择拥兵自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