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丶山雨欲来风满楼(1 / 2)
将四川按察使岑弘昌,任命为河南布政使之後。
皇帝摆摆手,示意二位阁臣离开。
“老臣告退。”
陈秉丶郑霞生缓缓退出大殿。
夏日炎热。
但紫禁城常年聚风,殿前不仅风大,还有些阴冷。
陈秉被风吹的眯起眼睛,因为方才跪久了,眼前发黑,险些没站稳。
一只苍老的手臂从旁边伸出,扶住了陈秉。
是郑霞生。
两位政敌互相对视,都看懂了彼此眼睛里的疲惫。
是以,他们难得没有针锋相对,就这样互相扶持着,朝内阁走去。
回去的路上,二人各自怔怔出神,谁都没说话。
因为真的太累了。
每一次面圣过後,都是这般累。
郑霞生和陈秉斗了这麽多年,为什麽呢?
因为龙椅上那位,处心积虑丶想尽办法,逼着他俩斗。
他俩与其说是两位阁老,不如说像是……
被主人拴着脖子,肆意逗弄的两条老狗。
嘉和皇帝不高兴了,尊贵如首辅的陈秉,顷刻间就会被罢职归乡。
而今日,察觉到郑霞生和崔岘的关系。
为了再度掌控平衡,嘉和皇帝毫不犹豫踢走董彦,让陈秉担任次辅。
甚至选个老学究去河南‘教训惩戒’崔岘这件事,他都得让陈秉作提议,逼着郑霞生嫉恨陈秉。
都说‘习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可十年丶二十年寒窗苦读,学圣贤书,到头来给自己套上锁链,整日伏低做狗,谁肯甘心?
陈秉不甘心。
郑霞生也不甘心。
而这种不甘心,在数十年被嘉和皇帝反覆磋磨后,变成了——
恨。
是的,恨。
‘忠君报国’这种话,对於大梁文官集团来说,其实才是最大的笑话。
大梁王朝自开国到本朝,已经存在了二百馀年。
这二百馀年间,皇帝和文官集团,都在互相‘训化’。
作为天下之主,皇帝需要文官们帮忙治理国家,又要防着他们分走权利。
而文官们,早已意识到,想要施展抱负丶想要治理天下,皇帝才是那个最大的阻碍。
所以,文官们心目中理想的君主是这样的——
谦逊丶温和丶有礼丶自律丶仁爱。
再简单来说就是:吉祥物一般的皇帝。
然而这些,嘉和皇帝一项也不占。
他精於算计丶政治斗争手段堪称出神入化,让整个朝堂百官战战兢兢丶疲於应对。
尤其是近些年。
嘉和皇帝沉迷修仙,每日都要进补‘仙丹’。
对此,无论是内阁,还是百官,都默契选择了沉默。
郑霞生为何五年前,便选中崔岘做接班人?
陈秉为何在见识过‘贾邵’的能力后,不惜一切,也想将此人收归麾下?
这个原因,二位阁臣彼此都心知肚明。
他们俩,受嘉和皇帝摆布,疲於党争,在皇权面前,毫无反抗的能力。
但……
整日吃‘仙丹’的嘉和皇帝,老了。
人老了,就会糊涂丶弱小,皇帝也不例外。
这是文官集团最好的机会!
崔岘,他不仅才学无双丶运筹帷幄。
而且才14岁,年轻的让人惊叹。
他在文坛振臂一呼,能作领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