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9丶山雨欲来风满楼(2 / 2)

加入书签

将来进了朝堂,趁着嘉和皇帝老弱,收拢整个文官集团。

文坛丶官场一呼百应。

届时再入内阁,任首辅——那他就是大梁王朝二百馀年间,权柄最大的首辅。

堪称‘宰相’。

亦或䭾‘副皇帝’。

东莱先生一直坚信,小徒弟崔岘,会比老师郑霞生走的更远,本质原因就在这里。

‘首辅’和‘首辅’,是不一样的。

这本该是陈秉计划着,给接班人‘贾邵’铺的‘宰相’路。

可惜,如今这完美接班人,成了郑霞生的徒孙。

美梦破碎,陈秉‘脱粉回踩’,先前对崔岘有多喜爱,现在就有多愤恨。

因为他太清楚,崔岘未来不可估量的潜力,有多可怕。

既然得不到,那自然要趁早毁掉。

快到内阁的时候。

被搀扶着的陈秉缓过来了,他放开郑霞生的胳膊,平静道:“郑霞生,这件事,你办不到。”

“因为老夫办不到的事情,你也休想。”

“要怪,就怪你那小徒孙,选错了靠山。有老夫站在这里,崔岘这条青云路,注定走不到尽头。”

郑霞生闻言,眼中的疲惫顷刻消失不见。

他盯着陈秉,眉眼中浮现出毫不掩饰的骄傲:“那你便在这里站着,看着。且待来日, 他会一步步走到你面前,而後超越你,走向更远的高处。”

“我有预感,距离这一天,不远了。”

说完后,郑霞生独自返回内阁。

陈秉则是沉着脸归家。

踏进家门后,陈阁老招来谋士,冷声道:“计划有变,通知东南那边的疯子们,放开手脚去开封,找那崔岘算账。”

“备一份大礼,送给四川按察使岑弘昌,但此人极为迂腐,多半不会收。想办法,贿赂他的家人。”

“还有,迅速去联络河南按察使周襄丶开封知府丶开封县令,尽力将他们收归麾下。”

另一边。

郑霞生也在做同样的事情。

归家后。

他第一时间进了书房,跟手下人说道:“修书一封,送给四川按察使岑弘昌,提醒他警惕家人受贿,莫要无端陷入漩涡深渊。”

“再修书一封,送给河南按察使周襄,告诉他,本官有意提他做河南布政使。奈何,陈阁老向陛下举荐四川按察使岑弘昌,作新任河南布政使。”

“还有,南阳县令叶怀峰,已在任六年,功绩甚佳。提作开封知府,正合适。”

“去了开封后,让叶怀峰找机会,告知岑弘昌丶周襄,小崔岘和陛下通书信的消息。”

说完后。

郑阁老揉了揉眉心,沉思片刻,又说道:“算算时间,萧震归京数月,也是时候重返东南战场了。”

“小崔岘先前的活命之恩,他萧震,不能不报。东南的疯子们,向来不要命,让萧震择一批手底下不在册的暗子,送去开封护卫小崔岘。”

“直接跟他说清楚,不要搪塞,更不要跟本官说没有暗子的存在。”

“但愿海波平,离了小崔岘,只凭他萧震,可办不到。”

二位阁老火力全开打架,隔天,整个朝堂都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

首先,次辅董彦被撤,陈秉升任次辅。

接着,四川按察使岑弘昌,被任命为河南布政使。

再然後,萧震请命重返东南。

最後还有个不太起眼的消息是,南阳县令叶怀峰,被任命为开封知府。

以上四条,皇帝全部应允了。

朝堂百官互相对视,尚且摸不清楚,两位阁老此次‘打架’的缘由。

但当日下朝後,一个令百官震撼不已的消息,迅速传开——

那位疑似在孟津祥瑞中替昌涛出主意丶呈送孟津祥瑞丶获得陛下青睐,一直跟陛下保持书信往来。后又凭藉一己之力护住萧震丶在洛阳文会一战成名天下知的大才子贾邵,其实是首辅郑霞生的徒孙,崔岘!

那个消失了整整五年的小神童崔岘?!

此消息一经传开,郑霞生一派狂喜不已。

而陈秉一派,则是如丧考妣,并觉得匪夷所思。

以嘉和皇帝玩弄平衡的手段,他是昏了头吗?竟然跟郑霞生的徒孙通书信?

这崔岘,究竟有何魅力!

且不管朝堂如何震撼。

另一边。

整个大梁文坛,也因为小神童崔岘的强势回归,陷入一场如山呼海啸般的震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