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沙俄笑话与大仲马(2 / 2)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别林斯基的工资,米哈伊尔这里当然是如数发放,最开始的时候别林斯基还不无担忧地说道:「这样的工资是否有些太高了?杂志的财政受得了吗?不然还是削减个三分之一吧米哈伊尔。」
但他的这种担忧只过了两个多月,便被《现代人》杂志蒸蒸日上的景象给抹平了。
这种情况下,别林斯基的一些朋友确实伸出了援助之手,赫尔岑同样是如此,并且他还准备找人给别林斯基推荐一些医生。
而米哈伊尔要同别林斯基说的便是这件事情:
「维萨里昂,关于别人推荐给你的医生,我觉得你最好保持怀疑的态度,这年头的庸医和江湖骗子实在是太多太多,很多治疗方法甚至称得上荒谬,这里我跟你说一些应当注意的东西」
有一说一,米哈伊尔对于医疗可谓是一窍不通,但在这年头的欧洲,说实话,只要你给病人交代一声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调整心情健康生活,你就能超越几乎快一半的医生。
别林斯基的情况就属于他后来好不容易能去疗养了,却接连被四个朋友介绍了四个庸医,第一个医生让别林斯基抽颠茄,直接让别林斯基抽到阿托品中毒,第二个医生把别林斯基当成了小白鼠,只知道往他的菊花里面灌各种药物。
第三个医生一直让别林斯基去跟他有合作的温泉泡澡按摩,第四个则是把别林斯基关在了庄园里让他天天做操。
只能说离谱到让米哈伊尔怀疑老别是不是被资本给做局了.
米哈伊尔对于如何治疗肺痨病了解的不多,但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医疗观念,在这年头当然还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
至少他抓破脑袋也想不出为什麽要往一位肺痨病患者的菊花里灌药物。
而在最开始的时候别林斯基其实还不以为然,毕竟米哈伊尔又没有从医的经历,他在这方面又能给出什麽样的建议?
但听着听着,由于米哈伊尔讲述的东西是那麽严谨且科学,别林斯基越听越觉得有道理,到最后他甚至都要了纸笔开始记录一些内容。
等说到最后,别林斯基也是真心实意地说道:「米哈伊尔,尽管你说的一些东西似乎还未经过验证,但我感觉你说的应该是对的,有机会你或许该跟一些医生讲讲看。
照我说,你即便从事医生这一行当也一定能有所成就,但仔细想想还是算了吧,人身上的疾病固然令人难以忍受,但人心灵上的顽疾又何尝不在置人于死地呢?」
关于别林斯基所说的事情,虽然米哈伊尔确实懂得不多,但要是碰到合适的人,将这些东西讲一讲倒是也好,很多时候,对于一些别的领域的天才来讲,可能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方向就足以让他们开辟出前路。
最⊥新⊥小⊥说⊥在⊥⊥⊥首⊥发!
而文学家在这年头能串联起来的人那可太多了,而且往往来自各个领域,就像老伦敦炮王拜伦的女儿阿达·洛芙莱斯,既是英国着名的数学家,同时也是电脑程式创始人,建立了循环和子程序概念。而她又跟狄更斯和法拉第也认识。
抛开这些先不谈,在跟赫尔岑与别林斯基闲谈过后,时间很快就又过去了好几天,在这几天中,米哈伊尔连载的那部长篇小说一如既往地引起了很多讨论与不少批评。
批评是一直都有的,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这部长篇小说当然也称不上尽善尽美,只是有些杂志和报刊当然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掺杂了不少销量丶恩怨等复杂因素。
与此同时,米哈伊尔用法语写的小说即将在巴黎杂志上刊发这件事,自然是随着时间的发酵引起了各种各样的讨论。
这件事本身就足够有爆点,更何况还能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有人说我们俄国又赢了!又有人说披着法国皮的假俄国人!还用法语写,除了会迎合法国人的趣味还能干什麽?但凡不迎合他根本就发不了!
再有人则是说在这件事情当中,米哈伊尔同法国文学界达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实际上他的那篇法语小说非常烂,但由于他付出了见不得人的东西,因此才有可能刊登,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甚至报上还有人说这件事情压根就不存在,完全是因为那位虚荣的作家和他们的杂志为了出名而编撰出的谎言
既然人是复杂的,那麽自然就有各种各样复杂的言论,更何况里面要是还掺杂了利益丶恩怨情仇等东西,出现再离谱的言论似乎也不足为奇。
而像这样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遥远的巴黎也依旧正在上演着。
在这其中,一位身材魁梧,有着深色的皮肤丶厚嘴唇和弯曲黑发的表情丰富的男人,在从别人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更是露出了非常夸张的表情:
「你们说什麽?我没听错吧?一个俄国人写的法语小说?在那个满是野蛮和恐怖的居民的国度,竟然能有像样的小说吗?我的上帝啊,莫非这位作者是哪位杂志老板的老婆的情人?」
他在他家说这话的时候,有不少文学界的人都在场,甚至其中就有法国杂志界的老板在,不过对于他这样的言论,在场的许多人也早就习惯了。
首先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更别说他还曾被沙皇的大手摸来摸去,对于俄国没有什麽好感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另外在搞革命搞得如火如荼的法国知识阶层,对于俄国普遍的印象往往也只是野蛮与专制。
当然,沙皇的大手摸归摸,想要把他抓起来却是有点难度,一是他身处国外,二就是这位法国文学界的牢大除了身材魁梧有着一米八五的身高以外,他还非常的热爱美食,在生活阔绰时期体重增加了许多,大肚子鼓到几乎撑破,顶到了桌子上。
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法国文学界的大胃袋。
「再过几天你不就知道了,亚历山大先生。」
有人接了他的话茬:「前些日子你不在,估计也没有听过这位作家的小说,但是要不了几天杂志上也就刊登了。至于关于这位俄国作家作品的争论,最近这段日子在报刊上的争论可太多太多了。
当然了,有很多人是跟你一样的态度,我倒是有别的看法,但不管怎麽说,还是看看我们法国的读者是何反应吧。」
「我可没有那麽多时间。」
听到这样的话,大仲马又发出了像是嘲讽的笑声,拍了拍自己的大胃袋的同时,他也是继续道:「光是应付女人和写作就够让我受累的了,哪来的时间再去看一位俄国作家的作品?内容我随便猜猜就能猜到了,无非就是对沙皇的忠诚,贵族的爱情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你们就瞧好吧,我们巴黎的读者绝对对这些东西毫无兴趣。不过更让我意外的是,这位俄国作家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这麽想一想,我倒多多少少有点欣赏他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