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5章 加封诰命,皇子封号(2 / 2)

加入书签

她对齐衡的管教远不止在女色上严厉之极,七八岁时,齐衡和已被夺爵抄家的令国公长孙出去斗蛐蛐。

被她知道后,直接捆起来丢进祠堂里狠狠打了一顿。

被顾廷烨带去校场上骑马嬉闹,耽误半日功课,回来后她也没轻饶,打一顿后又罚齐衡在书房抄书,彻夜不准歇息。

把齐国公看的既心疼又无奈,生怕自己这根独苗苗被平宁郡主逼出毛病来。

好在齐衡自小懂事,没有因为这些事情而心生怨怼,学业不曾落下,为人更是端方守礼。

眼下在官场上稳步前行,已然成为京中勋爵人家子弟的榜样,不少同僚长辈对其赞不绝口。

「父亲教诲,儿子谨记于心。」齐衡面带温润笑意,郑重的点了点头。

「闲暇之馀也别忘和镇国公丶小盛大人他们多多打好关系,你们毕竟同窗一场,关系原比旁人要多亲近一些。」

「他们可都是圣上颇为信重的臣子。」

齐国公轻叹一声,只觉当初让齐衡去盛家书塾读书,实在是件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好事。

平宁郡主手持银筷,品尝完一口小菜后,轻声道:「近来太后身子不大爽利,明儿我进宫瞧瞧她。」

除曹家之外,她可以算得上是最希望曹太后能够长寿的人。

虽说曹太后现下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对她和齐家提供不了什麽实打实的帮助,但有只要有这层关系在,旁人即便想对齐家动些歪心思,也得掂量三分。

一旦曹太后离世,齐家就少了这份不言而喻的隐形助力。

娘家襄阳侯府已由顾廷炜承袭爵位,别说是嗣子,就是亲兄弟都得隔一层,根本指望不上什麽。

「是该去的,也代我向太后娘娘问个安。」齐国公当即应声。

沉默良久的申和珍,扭头看齐衡一眼后,温声道:「母亲,官人后院的丁姨娘也有身孕了。」

平宁郡主闻言,眉梢微挑,忍不住面露喜色。

「好事啊,你刚有身孕,她也紧跟着有孕,子嗣能够兴旺,乃一个家族最好的兆头。」

「遣人好好照料着,万不能出现什麽差错。」

申和珍莞尔一笑,点了点头,「母亲放心。

2

齐衡握了握申和珍的手,他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多有几个子嗣,无论嫡庶。

这样一来,将来瀚哥儿就不必像自己这般。

一人承担着家族重担,实在是心力交瘁,无人倾诉,更得干些违背自己心意的事情。

洪武十二年,春三月,春雨一场接着一场浙沥不绝。

各路河滩湖滩上果不其然滋生出许多蝗卵蝗蝻,好在扑杀及时又彻底,不过半月时日,蝗灾隐患就被及时遏制。

皇宫,垂拱殿内,正值常朝,文武百官分列与此,武将为首的当仁不让是张辅丶顾廷烨二人。

文官则是申时其丶王安石丶范纯仁丶海彦平等人。

海彦平手持玉笏,出列道:「禀官家,各路春耕已全面铺开,田间地头耕牛往来,麦禾长势喜人,民心安定。」

「臣已和申大人及皇城司核查完奏报,的确属实。」

赵晗尤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次旱情能够平稳度过,离不开沈括丶侯叔献等几名爱卿日夜奔走,勘测水利,疏浚河渠。」

「一应官员的赏赐,由吏部礼部共同拟定,交由朕过目便可。」

「臣等遵旨。」几名官员拱手应声。

又听完几名官员的奏报后,紫袍玉带的申时其踌躇片刻后,朗声道:「臣有事起奏。

''

「当下天灾平定,春耕顺遂,四海安定,国运维新,官家膝下诸位皇子年岁渐长,皆聪慧端方。」

「可至今未有封号,于礼制不合。」

「臣恳请官家择吉日良辰,为皇子册定封号,明尊卑之序,定宗亲之位!」

王安石闻言,眨了眨眼,紧随其后道:「臣附议。」

「臣也附议。」

,盛心中权衡片刻后,刚想开口,余光中却瞥见盛长柏将笏板放在嘴边,隐晦的冲他摇了摇头。

身为外戚,圣眷再厚,这种事情都不能随便掺和进去,万一被叩一顶图谋不轨,外戚干政的帽子。

这可是塌天大祸。

盛紘见状,心头一凛,将快到嘴边的话生生咽了下去,继续垂首立在原处。

在这等事情上面,他对自己这个更像爹一样的儿子素来是言听计从。

赵晗看着殿内群臣,缓缓点头道:「诸卿提议的不错,皇子渐长,册封之事本就该提上日程。」

「朕会细细考量,给诸位皇子拟定妥当封号。」

「官家圣明!」申时其躬身一礼。

退朝后,文华殿内,茶香氤氲,赵晗端坐在案前,手持朱笔,正细细思考着封号一事。

魏云韶和高滔滔早已顺利诞下八公主和九皇子,公主赐名赵玉婵,封号已经拟定,为福清二字,八皇子取名赵琼。

也就是说,眼下适合赐封号的有七位皇子。

长子赵璟丶三皇子赵璋丶四皇子赵琰丶五皇子赵瑞丶六皇子赵瑄丶七皇子赵琮丶九皇子赵琼。

见他久久没有落笔,一旁庆云小心翼翼问道:「可要传旨命礼部拟定后,再交由圣上过目裁定?」

「不必。」说罢,赵晗在纸上一气呵成写下晋丶齐丶燕丶宁丶楚丶鲁丶韩七个大字。

「告诉礼部众臣,册封礼仪不必大操大办,符合规制便可。」

庆云连连点头,「奴婢明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魏云韶和高滔滔早已顺利诞下八公主和九皇子,公主赐名赵玉婵,封号已经拟定,为福清二字,八皇子取名赵琼。

也就是说,眼下适合赐封号的有七位皇子。

长子赵璟丶三皇子赵璋丶四皇子赵琰丶五皇子赵瑞丶六皇子赵瑄丶七皇子赵琮丶九皇子赵琼。

见他久久没有落笔,一旁庆云小心翼翼问道:「可要传旨命礼部拟定后,再交由圣上过目裁定?」

「不必。」说罢,赵晗在纸上一气呵成写下晋丶齐丶燕丶宁丶楚丶鲁丶韩七个大字。

「告诉礼部众臣,册封礼仪不必大操大办,符合规制便可。」

?

庆云连连点头,「奴婢明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